隊來幹!”
正在這時,飛船收到了來自林格…………斐茲羅監測站的資訊,報告三體探測器已經進入塵埃雲並留下了尾跡,它的精確軌道引數已經測定出來,命令“藍影”
號立刻起航與目標會合。進行近距離跟蹤。雖然監測站距“藍影”號有一百多個天文單位之遙,資訊傳到這裡有十多個小時的時滯,但現在就像鑰匙已經在印泥上按了模,軌道的計算連稀薄塵埃雲的影響都考慮進去了,會合只是時間問題。
“藍影”號按照探測器的軌道引數設定航向,再次進入看不見的塵埃雲,向三體探測器飛去。這次飛行的時間顯得很長,十多個小時過去了,指令長和駕駛員都很睏倦,但與目標不斷縮小的距離還是誇他們緊張起來。
“看到它了!我看到它了!”駕駛員大喊起來。
“你胡說什麼?還有一萬四千多公里呢!”指令長訓斥道,即使在全透明的太空中,肉眼也不可能看到一萬四千公里外的一輛卡車。但很快,他自己也看到了,在軌道引數所指示的方向,在靜止的星空背景上,有一個亮點在移動。
經過短暫的思考,指令長明白了:這團比太陽還大的塵埃雲是白造了,三體探測器又啟動了它的發動機,繼續減速,它不打算掠過太陽系,它將留在這裡。
由於只是臨時措施,與亞洲艦隊的其他戰艦一樣,“自然選擇”號的艦長許可權交接儀式是簡短和低調的,在場的只有艦長東方延緒、執行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