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造就的優等生也容易形成為別人的期待和肯定而努力的心理,很少能發掘源自內心的興趣與動力。於是優等生通常會特別在乎家長和老師的看法,卻一直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害怕成績掉下來,無法面對身邊的人,這是許多優等生共同的憂慮和壓力所在。在父母和老師的讚美下建立起的優等生的自信,也是很脆弱的,當外在的評價超過了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優等生就會出現許多問題。
如果一個人進行著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事情,他自然就會更恐懼失敗,也經不起失敗。一直生活在成績優異的片面讚揚中的優等生,習慣了作為成功者的優越感,這種心理狀態不僅會讓他們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還會讓他們無法正確估價自己,更不能承受失敗的打擊。
對於面對高考的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勝不驕”、“敗不餒”,增強自己克服困難的信心與勇氣,才能以一種健康的心理去迎接高考的挑戰。父母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讓高三孩子的生活充滿陽光。
擁有健康開朗的心態
在高考競爭中,健康開朗的心態比什麼都重要。
緊張和焦慮通常是考生的大敵,許多平時優異的孩子都在高考的心理戰中敗下陣來,自信才是陽光的催化劑。在緊張狀態下,我們有時會出現思維反應的一片空白,在心理學上這屬於一種暫時性的遺忘,而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這些東西卻很自然就想了起來,許多孩子一走出考場,就會立即恍然大悟,懊悔不已。我們與其讓孩子考後追悔,不如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心理戰的準備。
孩子能取得多大的成績,除了自身的知識能力之外,很大程度還取決於他對自己的信心。教會孩子正確地面對壓力,樹立應有的自信,他才能輕鬆地應考,發揮出理想的水平。所以在考前的特殊時期,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