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的'不學數、理、化,只要有個好爸爸'的風氣要不得!舊社會,有人靠父母的遺產吃一輩子,現在也有人靠父母升學就業,靠父母住房、結婚,靠父母養育自己的孩子,而本人卻一無所長,對國家沒有任何貢獻。我覺得,在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裡應該減少這樣的人。我們革命幹部如果對後代要求不嚴,溺愛、放縱只會貽誤子孫,禍害社會。”
由於趙子岳家教嚴,子孫進步很快。兒子、兒媳都是共產黨員。他家多次被北京市評為五好家庭。
我們處於什麼方向不要緊,要緊的是我們正向什麼方向移動。
——和邁茲
不管是人還是善,小時候,可塑性都要比長大以後大得多。小時候的教養,對於一個人性格的形成,關係是非常巨大的。
——秦牧
“爸爸”和前輩的話,固然是要聽的,但也須說得有道理。
——魯迅
鐵榔頭是這樣煉成的
——排球名將郎平的父母與郎平
郎平出生於1960年12月10日,那是一個寒凝大地的冬日。由於自然災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大家”與“小家”的經濟條件都很差。襁褓時期的郎平,身體虛弱,母親常用小米粥來補充她的營養需求,沒有給過她特別的優待。對於這段生活,她的母親坦然地認為:“那時的生活就是那樣,沒什麼值得奇怪的。”母親這種以平和的心態對待艱苦生活的思想,對郎平日後的成長影響頗深。
郎平7歲那年,邁進了小學的門坎兒。在北京市朝陽區東光路小學,開始了她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涯。
說起郎平的性格,既有生長在北方的父親那種豪爽和奔放,又有來自南方的母親那種恬靜和細膩。這種優良性格使她“動”起來像個男孩子一樣勇敢頑強,“靜”下來又能比一般女孩子更為文靜。
有一回,幾個男孩子要和她比賽上樹,看誰上得高。別的女孩子聽了都咋舌,可她卻不服氣地抬頭看了看材的高度,然後毫不猶豫地硬是爬上去了,令夥伴們佩服不已。
郎平的父親是個體育迷,尤其球類。一有機會,他就帶著女兒到住家附近的北京工人體育館去看比賽。父親對體育的酷愛,影響著郎平。在郎平少年時代的記憶裡,排球給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隨著歲月的遷流,郎平的個頭兒越長越高了。站在同齡人當中,她猶如“鶴立雞群”一樣的突出。
1973年4月裡的一個週末,這是郎平值得記憶的日子。北京工人體育場業餘體校排球班的老師來學校挑選隊員了。已升入小學六年級的郎平,因身高而被選中去參加實際測試,這訊息使她的心頭掠過一陣喜悅。
星期天,風和日麗。郎平和幾個同學結伴來到了體校,這裡聚集了許多前來測試的學生。實測內容有彈跳摸球、速跑等專案。郎平真希望自己能夠測試合格,這對她來說將是一件多麼快活的事情啊!經過嚴格的測試和選拔,身高1。69米的郎平果然榜上有名。
從這一天起,排球闖進了她的生活,與她結下了不解之緣。
排球班的訓練從6月份開始,一直練到了驕陽似火的8月份。起初,訓練的內容還讓人感到比較輕鬆,可後來,難度隨之加大起來。在與排球最初接觸的日子裡,郎平經受了體質與意志的考驗。一些隊員產生了畏難情緒,甚至敗下陣來。特別是當初與郎平一塊參加訓練的同班同學小陳,也已僵旗息鼓不練了。她對郎平說:“雖說咱倆在學校裡都酷愛體育,可這麼大運動量的訓練,咱可從沒經歷過。我父母可不願意讓我受這份罪,每天累得什麼似的,他們可心疼了。”
在以後的時間裡,郎平都是獨自一人去體校。枯燥、乏味。艱苦的訓練,也曾使她產生過動搖,可每當此時,父母就叮嚀她:“平平,吃點苦算什麼,你既然喜歡打排球,就不能半途而廢。”
郎平始終不忘父母的鼓勵,頑強地堅持下來了,並且憑著自身良好的條件和素質,憑著日長月進的球技,從短訓班到了長訓班,成了北京工人體育場業餘體校排球班的一名正式隊員。
1974年初,剛剛從北京東光路小學畢業的郎平,伴著紛紛揚揚的雪花,來到了北京陳經綸中學(原北京朝陽中學)。學校裡有體操隊、田徑隊、游泳隊、足球隊、籃球隊、排球隊、乒乓球隊等多種運動隊。郎平仍然對排球情有獨鍾,她參加了排球隊,參加訓練時肯於摔打拼殺,弄得一身泥土也不在乎。她比一般女孩子能吃苦,沒有一點嬌氣。有時練接球練得兩臂紅腫紅腫的,但她仍能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