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講社會知識。為了讓他們加強“思想防線”,他特意作了幾條規定:一、就近入學。不進什麼幹部子弟學校,防止沾染特殊思想;二、不讓子女坐小汽車上學或者出門遊覽、買東西;三、辦任何事都要嚴格按制度辦事,遵章守紀,不謀私利。他對子女說:“你們要時時注意,爸爸是共產黨員,是為人民服務的;你們是陳家的第二代,是第二代為人民服務的。”
小孩子要學好
——劉伯承童年的一則故事
軍事家劉伯承,用兵如神,指揮若定,這是人所共知的。然而,他小時候頑皮逃學、令父母生氣的事,卻鮮為人知。
劉伯承剛滿5歲,父母就送他進了學堂。到了學堂後,他根本不用心學習,整天貪玩,成績很差。父母心裡很著急。
一天,劉伯承放學回家,又想出去玩,媽媽把他叫住說:“你書背熟了嗎?只顧貪玩怎麼行?”
劉伯承說:“背熟了。不信,我背給你聽聽!”
劉伯承知道媽媽不識字,隨便嘴裡念什麼她也不知道。於是,他信口胡亂背了一通。
劉伯承的父親是個有文化的人。伯承在門外給媽媽胡亂背書時,父親在屋子裡聽見了,覺得文不對題,就走出大門,生氣地說:“孝生(劉伯承的小名),你背的是什麼書?”
劉伯承知道在父親面前是混不過去的,只得吞吞吐吐地說:“我……我在……”
父親嚴厲地說:“你以為媽媽不識字,就可以欺騙她,這怎麼能行。小孩子要學好!”
劉伯承受到父親的批評,羞得低下了頭。
父親這麼一說,媽媽知道孩子在欺騙她,傷心地哭了。她邊哭邊當著孝生的面說:“唉,誰讓我小時候家窮,念不成書呢?如今連自己的兒子也欺負我了。一個人不識字,做個睜眼瞎子多苦啊!”
父親把劉伯承拉到身邊,摸著他的頭說:“孝生,你自己說,以後咋辦?”
劉伯承知道欺騙媽媽是不對的,便走到媽媽跟前,拉著媽媽的手說:“以後我再也不說謊了,好好唸書……”
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培根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莎士比亞
讀書可以培養一個完人,談話可以訓練一個敏捷的人,而寫作則可以造成一個準確的人。
——培根
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
——魯巴金
應當先人後己
——彭德懷教育子女的故事
彭德懷教育子女的故事和他指揮打勝仗的故事一樣,說來怪有風趣。
一天,彭總從外地回來帶回兩件雨衣。她的侄女彭剛看見雨衣高興得不得了,早就盼著叔父給她買件雨衣呢。這不,一次買回兩件,可以隨便穿了。
可沒想到,彭總拿著雨衣先到左權同志的女兒那裡去了。彭剛見此情景不禁生起氣來,她低著頭,心裡埋怨著叔叔。
彭總到了左權女兒的身旁,伸手把兩件雨衣遞過去,讓她先挑一件自己喜歡的。開始,她不好意思,說:“彭剛也沒有,就先讓她挑吧!”彭總說:“沒關係,誰先挑都可以。”經過再三勸說,左權同志的女兒隨便挑了一件。
彭總拿著剩下的那件雨衣,興沖沖地又到彭剛身邊,他看著侄女揹著身子生氣的樣子,便扶著她的庸膀小聲說:“喲,這怎麼啦?什麼事使你這個小鬼不高興了?”然後,把手裡的雨衣擎起來,說:“你看,這雨衣是給你的,多好看,喜歡不喜歡?”彭剛把身子扭到另一邊,生氣地說:“人家挑剩下的才給我,我不要!”
彭總見侄女這副樣子,並不發火。他又上前湊近一點,彎下身子耐心地對侄女說:“你不是不曉得,她的爸爸在1942年指揮部隊與日本鬼子作戰中犧牲了,媽媽又不在身邊,多可憐。我們首先照顧她才是,怎麼能挑挑揀揀呢!遇事先人後己,互敬互讓,才光榮哩!”
彭剛聽了叔叔這番話,小臉很快露出了笑容,收下了雨衣。
一切美德都是由於放棄自我而成的。
——紀德
最高的道德,便是為旁人著想。
——雨果
人生的最高理想是為人民謀利益。
——德萊賽
你為別人點燃了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