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示威遊行中,李德倫領頭教唱抗日歌曲,使鬥爭取得勝利。實踐使他對音樂的作用有了新的理解。
1940年,李德倫到上海考入了國立音專。1946年,他從音專畢業,入了黨,並接受周恩來同志的邀請,在紅色政權的第一管弦樂團——中央管弦樂團擔任教員和指揮。從此,他開始了創造性的音樂生涯……
兒童特殊的問題,是把握著兒童自然的衝動及本能勝利導之,使之進入較高的知覺及判斷,並養成他們更有效的習慣。
——杜威
我們對於孩子喜歡某事應當設法幫助他努力。他愛蟲魚,說不定就是達爾文;他愛玩把戲,說不定就是愛迪生;他愛弄音樂,說不定就是貝多芬;他愛塗顏色,說不定就是密雷。
——張宗麟
父母是啟蒙老師——丁肇中的成才之路
1974年11月,一個震撼世界物理學界,特別是高能物理學界的訊息傳開了:丁肇中領導的實驗小組發現了“丁粒子”。1976年,丁肇中繼楊振寧、李政道之後,成為第三位中國血統的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回憶他的成才之路,也包含了父子情深。血濃於水的親情。正如丁肇中所說:我的父母待我思重如山,他們不但生育了我,撫養了我,更注重教育我,琢磨我,我的成才成器,首先應感謝我的父母——我的啟蒙良師。
丁肇中的祖籍是山東省日照市。父親丁觀海、母親王雋英都是大學教授。1936年,丁觀海和已有身孕的妻子雋英到美國進行學術訪問。2月4日,王雋英意外早產,在美國安·亞柏爾大學的醫院裡,臨盆分娩了一個男嬰,他就是後來榮獲諾貝爾物理獎的丁肇中。
3個月後,王雋英懷抱嬰兒回到中國,回到丈夫身邊,並於暑假間同去山東日照了宅省親。不久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丁觀海和王雋英又攜兒到重慶。丁觀海在重慶大學、復旦大學任教,王雋英則在四川教育學院工作。在兵荒馬亂的歲月裡,小肇中沒能進小學讀書。為了教育好孩子,夫妻倆共同商討制訂了教育兒子的方案。夫妻倆都有了雙重的教育任務:白天在大學裡當教授,晚上則在燈下教自己的孩子讀書。
他們對小肇中的學習一點也不放鬆,白天覆習功課做作業,晚上燈下先由母親檢查批改作業,然後由父親教新課。虧得小肇中聰明好學,知難而進,因而儘管功課壓得很重,還是遊刃有餘,空下來不是畫幾幅靜物寫生,便是拍皮球,而他玩得最多的還是用黏土捏各種玩具擺龍門陣取樂。
1948年冬,丁肇中隨父母定居臺灣的臺中市,先後人臺中市豐原中學、臺北市的成功中學和建國中學就讀。讀高中時,他最感興趣的是歷史,但很快又意識到,在歷史上尋找真理比在自然科學中尋找真理要困難得多,因而又把興趣轉向物理和化學。
中學畢業後,丁肇中被保送進臺灣成功大學,但他一心向往的是進臺灣大學。他報考了臺灣大學又名落孫山,最後還是回到了成功大學。此時,他沒有灰心。他認為,這次失敗並不能代表前程的失敗。他更加踏實地學習。父親看到他的剛毅自信的精神,表示全力支援。母親則鼓勵他說:你要記住一點,不管你學哪一行,你一定要成為那一行的佼佼者。
1956年9月,丁肇中赴美國密執安大學學習,並經過艱苦努力,獲得博士學位。之後,他選擇了哥倫比亞大學尼文斯實驗室,經過兩年的努力,發現了重氫分離子,第一次獲得了自己的實驗成果。接著,他有一系列的新發現。特別是在1974年8月,在高能加速器的質子碰撞實驗中,他發現了一個新的粒子,即“丁粒子”。“丁粒子”是已發現的原子核子幾百種粒子中重量最大、壽命最長的一種,轟動了沉寂十多年的高能物理學界。為此,丁肇中獲得了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並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這是美國科學家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
母親對於孩子是第一所學校。
——穆尼爾·納素夫
善於發現天賦的父親——傅雷教子藝術
傅雷是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他的兒子博聰19歲時參加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國際藝術比賽,獲鋼琴三等獎;21歲時,又參加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獲三等獎。傅聰成名後,當問及他的藝術成長道路,他總是把父親稱做他學音樂的第一位老師。那麼,傅雷是怎樣引導孩子學習音樂的呢?
傅雷的家中常常是高朋滿座,朋友們聚在一起談文學藝術,論人生哲理。開始,傅雷認為傅聰和他的弟弟傅敏年紀小,不懂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