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生活著,生長著,——這是人生的主要的快樂。
——馬卡連柯
立志·求學
志向是所有行動藉以滋長的胚種。“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發展得越快。
對學齡兒童來說,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當以立志。如何實現自己的志向,當以求學。知識猶如人體的血液一樣寶貴,求學者要有“鐵杵磨成針”的精神,楔而不捨,才能成功。
鐵桿磨成針——在父親指導下,李白從小立志成才
李白(701…762)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詩人之一。他之所以能“開口成文,揮翰霞散”,寫出數以千計為人民傳誦的詩篇,主要是他長期刻苦學習勤奮鑽研的結果。當然,與家教也是不無關係的。
李白的父親是個很有文學修養的人。李白剛剛懂事的時候,有一次聽到父親在書房裡朗讀《子虛賦》,那優美動聽的文詞,使李白人迷人神。開始,父親以為他聽不懂,後來父親發現每當他朗讀詩文的時候,李白便到父親跟前,眼睛盯著父親,認真聆聽。有時竟隨著父親感情的起落表示悲歡。於是,父親便留他在書房裡一塊學習,一塊朗誦。幼時的李白幾乎每天都是在書房裡度過的。
在父親的教育下,李白“五歲誦六甲”(指推算生辰年月的六十甲子),“十歲觀百家”(指諸子百家的各類書籍),十五歲開始學寫文章和詩歌。他最早寫的《惜餘春賦》、《明堂賦》、《大獵賦》都曾受到文豪的重視。
李白的進取精神特別強,他甚至有超過司馬相如的抱負。為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他下了很大決心,同一位好朋友住到成都附近的青城山裡去,專心攻讀,博覽群書,鑽研詩文書法。他在青城山,一連苦讀了好幾個年頭,都不曾進城去閒逛一次。
但是,少年時的李白,在學業上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動搖的。他在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