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到了延安的上空,中國共產黨的面前出現一條分岔的林中小徑,下一步該怎麼走?
三天之後,毛澤東以朱德的名義起草了一封回電。電文中就國共雙方聯合受降、避免內戰、結束一黨專政、組織聯合政府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了中共方面的要求。毛澤東估計蔣介石絕不會接受中共的任何條件,所以對駐在延安的國民政府聯絡參謀周勵武、羅伯綸說:他目前不準備離開延安,希望周、羅轉告重慶。
得知毛澤東不肯赴邀,蔣介石暗暗高興,接著趁熱打鐵又在8月20日給毛澤東發出了第二份電報:對毛澤東“行旌遲遲未發,不無歉然”,至於“朱總司令電稱一節,似於現在受降程式未盡明瞭。查此次受降辦法,系由盟軍總部所規定,各戰區均予依照辦理。中國戰區亦然。自未便以朱總司令之一電,破壞我對盟軍共同之信守。朱總司令對於執行命令,往往未能貫徹。然事關對內,妨礙猶小;今於盟軍所已規定者,亦倡異議,則對我國家與軍人之人格將置於何地?朱總司令如為一愛國愛民之將領,只有嚴守紀律,恪遵軍令,完成我抗戰建國之使命。抗戰八年,全國同胞日處水深火熱之中,一旦解放,必須有以安輯而鼓舞之,未可磋砣延誤。大戰方告終結,內戰不容再有。深望足下體念國家之艱危,憫懷人民之疾苦,共同戳力,從事建設。如何以建國之功收抗戰之果,甚有賴於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計。則受益拜惠,豈僅個人而已哉!”
蔣介石儼然以最高統帥下達命令的口吻,將不許共產黨受降的責任推到美國人身上,聲稱這是盟軍的規定,同時又利用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大帽子向毛澤東施壓。蔣介石這一老謀深算的計策的確在渴望和平的國人心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輿論各界也跟著搖旗助威,紛紛表示擁護蔣介石的主張,力促毛澤東赴邀。
“好計!蔣介石的這一計策確實是滴水不露,無懈可擊啊。”毛澤東一邊吸著煙一邊不由得“佩服”起自己的這個老對手。他明明知道,蔣介石的立場已經明確,不允許共產黨受降;雙方根本就沒有商談的餘地,可面對民眾的壓力,自己又無法拒絕。
“我看我們還是派出一員大將,先捅捅蔣介石的窗戶紙,也讓民眾看看他的廬山真面目。”毛澤東將菸頭按在了菸灰缸裡。
8月22日,毛澤東經與眾人商議後,決定派周恩來前往重慶。
但蔣介石的目的就在於為難毛澤東,得知共產黨將派周恩來出行的訊息後,他立即向毛澤東發出了第三份邀請電:雖然得知毛澤東“派周恩來先生來渝洽商,至為欣慰”,但“目前各種重要問題,均待與先生面商。時機迫切,仍盼先生能與恩來先生惠然偕臨,則重要問題方得迅速解決。國家前途,實利賴之”。
蔣介石步步緊逼,劍鋒仍指著毛澤東,對周恩來的出馬並不應戰。
“這個蔣介石……”毛澤東滿臉的氣憤,話沒說完,轉身又道:“把這個情況告訴莫斯科,看看蘇聯有什麼看法。”
在這個時候,毛澤東的確是非常希望蘇聯方面能給予中國共產黨有力的支援。但斯大林連續發回的兩封電報,立場都是站在蔣介石方面:中國應該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如果打內戰,中華民族有毀滅的危險。儘管蔣介石想打內戰消滅你們,但是蔣介石已再三請你去重慶協商國事,如若一味拒絕,國內、國際各方面就難以理解了。
原來,斯大林剛剛與蔣介石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蘇聯答應將蘇聯的一切援助都給予國民政府,重申尊重中國在東北三省之完全主權及領土行政完整。作為回報,國民黨政府承認外蒙古獨立,中蘇合營東滿、南滿鐵路30年,大連為自由港30年,旅順為中蘇共管海軍基地30年。在國民政府向東北派駐行政機構後,蘇軍將在3個月內撤軍。
所以,斯大林當然要站在國民黨一邊。如今,沒有外部力量可以幫助中國實現真正的和平,中國共產黨憑藉自己有限的軍隊,在這個歷史的緊要關頭,到底要何去何從?
延安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之中。毛澤東走上黃土坡,迎著攜帶黃沙的勁風,衣衫獵獵,高大而孤獨的身影在黃土坡上立了很久。
第2節 重慶的兩雙眼睛都在盯著東北
1945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了擴大會議,毛澤東坐在主席位置上,一臉的剛毅:“在這個緊迫關頭,蘇聯人幫不了我們,我們也不能依靠蘇聯人的幫助。中國自己的事情還要我們中國人自己來解決!”
他分析了國內外形勢後認為,在當前的局面下,蔣介石還不會發動大規模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