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1 / 4)

東北“剿總”總司令杜聿明得知這一訊息後,驚詫良久。幾天後,他在對新1軍新38師校以上軍官訓話時說:“今天我們應切戒驕傲,對共軍戰鬥力萬不可存輕視心理。這次25師疏忽冒進,以致被全部消滅。25師這樣好的部隊,如此下場真令人痛心至極。如果大家今後都像25師,就會亡黨亡國!”

說到這,杜聿明那隻一直揮舞著的手忽然停了下來,竟然不由自主地顫抖了幾下。

第23節 看杜聿明還怎麼先南後北(1)

杜聿明是不甘認輸的。“千里駒”的被殲氣得他七竅生煙,但同時也加強了他要“先南後北”的決心。

“南滿共軍必須全部根除!”1946年11月,杜聿明下令出動所有兵力,蕩平南滿。

國民黨軍皆以李正誼為鑑,步步為營,穩健推進。民主聯軍在南滿的根據地迅速縮小。到12月,僅剩下臨江、長白、蒙江、撫松四縣和兩道大山溝。這一帶地勢狹長,人口稀少,相當貧窮。

四縱在胡奇才的帶領下,冒著酷寒,長途跋涉,於12月初趕到了臨江地區的七道江,與程世才三縱會師。三四萬的部隊和機關幹部同聚在如此狹窄的地區,吃住困難,行動不便。再加上正值寒冬,天氣惡劣,三、四縱缺乏後方物資接濟,生活十分困苦。

“三、四縱的困境必須儘快解決。”林彪在雙城急得四下走動,“我看可以考慮讓他們渡江北上。”

想到此,林彪初步地算了算,“我們現在已經有12萬人的兵力。北滿地區可以仿效南滿編成三個縱隊。這樣一來,第一縱隊由萬毅任司令員,轄1、2、3師;第二縱隊由劉震任司令員,轄4、5、6師;另外先加一個第六縱隊,由陳光任司令員,轄16、17、18師;南滿保持原有編制,第三縱隊由程世才任司令,轄7、8、9師;第四縱隊由胡奇才任司令,轄10、11、12師。此外,北滿的359旅可設為獨立旅,南滿原有的遼南獨立師和南滿獨立第2師、第3師也可繼續保留。”

林彪叫來身邊的參謀:“公佈新的編制調整,另外召集會議,討論一下,準備讓三、四縱渡江北上。”

東北局領導幹部會議在林彪的主持下召開了。與會人員大多不同意南滿部隊北上。正在主持北滿土改的陳雲主動請求去南滿開展工作,而在大連搞軍工生產恰巧來東北局彙報工作的肖勁光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林彪略作思考,即在會上拍板,同意二人的要求。

1946年10月27日,東北大地白雪皚皚,寒風刺骨。陳雲、肖勁光肩負重任離開哈爾濱,經牡丹江、圖們取道朝鮮去了臨江。

二人一路上雖然沒遇到國民黨軍,卻險些在火車站送了命。當他們的火車開到寧安縣境內鬥溝子車站時,正值深夜,車剛停穩,一輛貨車在前方爬坡時因燃料缺乏,動力不足,忽然從坡上滑了下來,徑直向陳雲乘坐的火車衝來。眼看就要與陳雲的列車相撞,一位扳道工在關鍵時刻奮力扳開道岔,貨車翻倒一邊,鐵軌也因此損壞。陳雲和肖勁光只能等待鐵路修好再前進。當他們從平壤繞了一大圈到達遼東軍區所在地臨江時,已經是11月27日了。

此時的臨江似乎比北滿更為寒冷,怒吼的北風夾著雪屑恣意地撲打著門窗。茫茫的山溝裡,只聽風嘯,不聞人語。陳雲、肖勁光的到來好像更給這裡新增了一層寒意。

南滿的部隊領導已得到風聲,正在準備放棄南滿,渡江北上。當陳雲宣佈要成立東北局南滿分局,堅守不動時,臨江地區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一些部隊領導強烈要求離開。陳雲召開的第一次會議即以不歡而散告終。

在此後的半個多月時間裡,陳雲、肖勁光分頭召開座談會,個別談話,瞭解情況,溝通思想。12月11日,肖勁光召集遼東軍區師以上幹部開會,提出新的軍事行動方針:“以軍事反清剿為主,以有力的遊擊兵團深入敵後,廣泛開展游擊戰爭,遲滯與打擊敵人的新進攻。主力集中於適當位置,準備於敵進攻中,消滅其一部,配合游擊戰。”肖勁光說:“從目前來看,南滿的嚴重情況已經到來,而且可能發展。但這絕不能改變我們堅守南滿的決心。”

不想,肖勁光慷慨激昂的講話立即引起多數與會者的反對。“臨江地區地形狹窄,大部隊作戰沒有迴旋餘地。同時兵員、武器不足,撤過鬆花江,則可儲存力量,日後反攻。”這是主流意見。

正在臨江活動的陳雲聽知此事,於12月13日晚頂著風雪來到七道江,同大家談了一夜。第二天的會議上,陳雲作了重要講話。他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