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燈被張虎恩的其實所迫,立刻畢恭畢敬地跪在地上,抱拳喊道:
“弟子謹遵仙師法旨。”
第十三章平原大捷
話說兩頭,袁世凱接了山東巡撫的印子,野心就像吹氣球一般膨脹起來,召集了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徐世昌、曹錕等一干北洋重將殺奔山東而來,前鋒袁世敦到了景縣,碰見兩個形跡可疑鬼鬼祟祟的夫子,拿來一問,恰是逃出來的濟南知府盧昌詒和平原知縣蔣楷,兩人痛哭流涕地述說了張虎恩這個怪物是如何殺官救賊的經過,袁世敦倒是不以為然,只問一句:
“毓賢何在?”
兩人面面相覷,說實話兩個人狼奔豬突地逃出來,還真沒有注意頂頭上司的下落,殊不知毓賢這個傢伙膽子奇大,反正已經回不去了,索性沒有逃,反而坐鎮濟南府,下了英雄帖,廣邀拳民聚眾,準備北上進京請願,說是請願,其實也是打著兩面倒的念頭,若是公孫仙師真的能拿下清廷,他就落個起義從龍的名號,如果仙師不給力,粱逆能做大,他就裹挾拳民清君側;若是都不給力,至少挾眾自保走盟主路線還是有譜的。
“不知,怕是落入了拳匪手中。”
袁世敦一陣無言,反正毓賢也是個下崗的貨,只拿二人衝了大軍隨從,一起殺奔平原而來。袁世敦素有驍將之名,是袁世凱的親弟,前段時間到山東剿朱紅燈,因為狂妄自大,卻被打了個大敗而歸,後又掩敗獻功,被劾革職。
現在是抱著舊怨來的,哪裡會管什麼刀槍不入。抓著二人打聽了平原匪首聚集的情況,兩個只顧著逃命的傢伙哪裡知道什麼情況,只有張著嘴巴瞎說一氣,一會兒說來了百萬亂匪,一會兒又說亂匪請來了十二天君,佈下了十二都天神煞大陣,平原那是鬼氣縈繞,遊魂四出。聽的袁世敦想提起一腳踹死他們。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兩千鐵騎來到距平原不到三十里的三唐鄉便不走了,只是派了幾股斥候前去打探情況。
待得傍晚十分。斥候回來軍報。那平原縣確實匪眾雜多,不過一見騎兵便高叫著“官軍來了!”一鬨而散,連守城門的匪眾都跑了個不見蹤影,如果不是怕敵人設套。斥候還真想策馬進城一探究竟。
袁世敦哈哈大笑。手下千總皆道匪眾的確皆不足懼。若引一隊精銳先偷城門,而後大軍殺入,可立不世之功。袁世敦大有此意。前翻大敗而歸被兄長罵了個狗血淋頭,今日便是翻身的機會。
於是腦子發熱激動不已的袁世敦立刻重賞敢死隊,湊了三百精銳,皆輕衣長刀,身手矯健之輩,抹黑前往平原縣。前翻大火,燒了平原縣的城門,趙三多本就沒有常駐平原的意圖,只是派了十來個拳民舉著火把扛著大刀在城門巡邏,一旦發現清兵立即通知各處,大家好把那些財物打包撤退,今日夜裡,已見著清兵斥候,沒了趙三多的指揮,被張虎恩胡整一氣的拳民驚魂未定,幾個門主也心不合談不攏,便拉著部下退出平原,遠遠地隱藏在附近看朱紅燈的主力和仙師如何硬抗袁世敦的騎兵。
待三百敢死隊來到平原北門,見空無一人,不知拳匪是否玩了個空城計,挑出幾個膽大的摸了過去,一刻鐘後回來報道的確無人,三百人便佔了北門,派出人去通知大軍前來。
“一群無膽匪類!”
袁世敦聽到回報,立即率騎兵殺奔平原而來,不肖半個時辰,騎兵便入得北門來,裝模作樣的喊殺聲倒也雄壯,震得那些僥倖逃過一劫的老百姓各個膽顫心驚,只能對著家裡的神龕唸叨著哦彌陀。
天津四門退到平原東北角擺開了陣勢,雖然這裡是趙三多的老地盤,不敢帶過多的兄弟過來,但靠著他們水路過來的五千兄弟,若老拳扛不住騎兵先鋒,他們天津四門到可以殺個回馬槍,這亦是無奈為之,若以步卒扛騎兵,是決計逃不過騎兵的掩殺,索性待騎兵與老拳拳眾殺個兩敗俱傷,再行那天降神兵之事,說不得還能賣個面子,讓老拳兄弟能投靠過來,豈不大美。
至於那所謂的仙師,以被曹福田、張德成他們給自動忽略了,原本還打算統合義和拳的朱紅燈控制不住他們,只能任由大大小小的拳眾離開,他自帶著98名拳眾守在大院之中,人人磨刀霍霍,靜等清兵上門。
千總張克蘭率先入城,刀尚未出鞘就抓住了幾十個亂逃的拳民,拳民帶著張克蘭到了縣衙,只見現場如同修羅地獄,一問之下又是什麼仙師顯聖,法術無邊的鬼扯淡,張克蘭懶得和他們膩歪,用刀斬了他們的腦袋,割了趙三多屍體上的頭顱,屁顛屁顛地跑去邀功,誰知袁世敦馬前已押著一人,正是那王文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