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部分(2 / 4)

,眼下最重要的是六個人和四寶,四寶有什麼說法嗎?”黃軒問道。

茅山四寶分別是玉印、玉圭、玉符、哈硯。玉印,白玉製成,印身印面,潔白無暇,上面刻有‘九老仙都君印’六個篆體陽文大字,據說這枚玉印是和氏壁的廢料刻成,有夜食四兩硃砂,日蓋千張黃表的功效,是鎮邪利器,凡是有這印跡的物件,都可以消災趨邪。

“你少廢話,它到底在哪?”黃軒問道。

“印最後一次出現,是在明朝,明朝洪武年間,玉印曾被收入皇宮,明太祖朱元璋意欲將其改制成‘奉天承運文寶’的皇帝玉璽,但刻印匠第一天將印刻製成‘奉天承運文寶’六字,而第二天印面之上便奇怪的變成了‘九老仙都君印’六個篆體陽文之字,如此三刻三試,印面仍然是‘九老仙都君印’六字,明太祖朱元璋萬般無奈,又心中疑慮,於是只好乖乖派人將其送歸給茅山道士手中,這枚玉印,現在應該在一名茅山術士的後代手裡。”

“這太也抽像了!!”黃軒無語了:“茅山道士這麼多人,他們的後代我們怎麼知道?”

喬宇無奈地搖頭:“所以,難度很大。”

黃軒也是無奈:“既然如此,你再說第二個。”

“四寶之二,玉圭,玉質瑩潤,光透澄澈;頂部之紋遠望如翩翩欲飛的蝙蝠,近觀又似飛龍在天,中部之紋宛若蒼蒼茫茫的雲山霧海;底部之紋則酷似山巒重疊的潑墨山水畫;頂中底三部之紋,雖在一玉之上,卻截然不同,且均為自然而成,巧奪天工,精美絕倫,一直被視為道教神物。傳說此玉圭還能隨著一年四季節氣的變化,而變幻出不同的顏色。而且在春秋之時,圭身之上往往會出現一層‘汗水’,茅山道士古時只有舉行特大道場時才能用上一次。”

喬宇說道:“這個倒是好找,我聽爺爺說過,存在一處道觀裡,名字叫什麼太玄觀,想辦法去找找就成。”

三人鬆了一口氣,總算有一個靠譜的了。

黃軒說道:“還剩下兩個。”

“玉符又叫鎮心符,上刻篆體陰文“合明天帝日敕”六字。合明天帝日與古代五行五方之說符,古為信物,或兩半對合為一,或畫上符篆,一般有木、竹、玉石三種質地,其下落不明。”喬宇說道:“這個玩意兒真的下落不明,但是相關記載上,它的形狀很詳盡。”

黃軒說道:“有形狀的話,我找人做圖,儘量還原本真,再拿著圖紙拜託各大古董店注意,有收到類似的通知我們,說說最後一個。”

“最後一個是哈硯,道士要做道場的時候,需要書寫榜文或表文,我們有規矩書寫的時候要用硃砂筆,硃砂在普通硯臺之中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溶化,但若將硃砂放入此哈硯之內,對之哈氣,硃砂隨即可溶,於是便能馬上潤筆寫字,而且據說每次不多下少,正好夠用。”

喬宇說得稀奇,燕南和肖麗對視一眼,也覺得驚奇不已。

第758章 哈硯,嫌疑人

“這方硯我聽說過呀,傳說此哈硯左上角原有兩條天然花紋,細若兩條小魚,若投硯水中,波盪魚遊,形態逼真,蔚為奇特,又傳說每日子午之時,二條小魚會自然而然地進入硯中池內,遊玩戲嬉,片刻功夫之後便會各歸原處,一動不動,故而有人形象地將此現象稱之為子午歸槽。”黃軒說道:“這東西可能最有希望找到。”

“沒錯,後又傳說清末曾國藩之子曾紀澤來茅山觀賞此寶時,茅山老道長給他講述了哈硯的神奇與妙用之後,曾紀澤驚歎不已,竟將哈硯掉在地上,使哈硯的左上角跌出一條破跡,從此之後,兩條小魚再也不能子午歸糟了,這方硯的下落也是不明。”喬宇說道。

“先用我的方法試試,那家道觀我們有空就走一趟。”黃軒說道:“這些東西當中,哈硯比起道觀更容易得手。”

“你這麼有把握?”喬宇反問道:“哪來的自信?”

“哈硯曾經出現過。”黃軒正色道:“姑姑和阮老闆應該都有所耳聞,找哈硯的事情交給我,你專心留意另外六個人。”

喬宇吐露心中的大石,現在多了三個人一起承擔,如同有了靠山,肖麗輕聲說道:“這件事情要告訴穎珊嗎?”

三個男人同時搖頭,黃軒說道:“她好不容易從封印的危機中走出來,如果讓她知道又陷入新的危機,心理負擔太大了。”

喬宇伸出一隻手:“既然這樣,咱們就結成秘密同盟,這件事情只有我們三個人知道。”

六隻手交疊在一起,彼此對望一眼,默契已在心中油然而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