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聽好了啊,如果將來你要出宮,那就永遠不要喜歡你的太子爺。你太子爺是個重情的人,陪伴在他身邊又走了的,他嘴上不說,心裡總不忘惦記。便是從前那犯了事兒的小順子,他後來也沒少暗中吩咐人提點照拂。
若是將來一直留在宮裡,那你就答應本宮,替我好好照顧他。只對他一個人好,不管他將來是好了還是壞了,都對他不離不棄。不要吃他的醋,也不要因他對你發火了而冷落他。天冷了替他暖腳兒,咳嗽了給他燉梨子,下雪了在他身邊給他暖床,他難過了你就替我撫撫他胸口,他高興了你就陪他笑笑……總之,把你在這世上能對一個人的好,全部都給他。你說你會做到嗎?”
孫皇后說得很慢,眼眸裡都是對這個命中註定傷情義的兒子的愛憐。對小麟子說:“你太子爺從小揹負太多,他哥哥對他不親,姐姐也出嫁了,本宮若不得閒,就只剩下你一個陪在他身邊,你可不能辜負了他。”
小麟子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為何太子爺母后的目光會這樣遙遠,笑容也飄渺朦朧。但是孫皇后撫在她頭上的手是溫暖慈愛的,像一種孃親的感覺,雖然她並不明白這世上孃親的存在於她有什麼意義,但因著這撫摸,她的心裡就軟軟酸酸的。只是很認真地點著頭,把孫皇后的每一字每一句話都刻在了心裡。
孫皇后是在七月下旬走的,生皇九子時早產加上難產,分娩的時候硬撐著疼了兩天一夜,孩子是平安出生了,生完卻大出血忽然地故去。
去得毫無徵兆,又或許其實在懷孕後期的時候,她自己便已有些隱隱約約地覺察精力不支。只是彼時月份已足,說不要已是太晚,便鎮日裡含笑遮掩著,暗自預備聽天由命一搏。所以才會提前與小麟子叮嚀那一番話。
彼時楚鄒才接到母后寄來的信,信上說:“風吹過三丈宮牆,謝了梨花,醒了荷蕊。西二長街上消失了我兒幼年的身影,有隻小風箏卻依舊在牆頭上晃,花裡胡哨,醜了吧唧,是他在接替當年的你。我把你交給他,是怕生下老九之後,再無暇對你顧及;又怕哪一日我不在了,我兒恐怕心感孤獨。這世事原本百態萬千,或敵或友,或虛或實,我兒已學會辨識永珍,叫做母后的深感快慰。但亦須培植左右忠堅,須知孤臂無援,遇事且衡且忍,對你後來必能深受其益……”
她故意把小麟子寫成是“他”,是怕小麟子他年總會離開,倒不如不叫兒子此刻知道性別。那字跡娟秀,興來灑落,筆如雲煙,是母后一生唯一給楚鄒留下的一封信。信箋裡還夾著一張拙劣的小畫,鳥人與宮牆,楚鄒瞄一眼便掠過去,都無心細看,就給融去了風中。
原本出京時便隱隱有些勾扯難斷,在接到這封信後便愈發的心緒不安,把一應事務都拋下,一路快馬加鞭地往京城緊趕。清早的東華門外霧氣迷茫,他到了也不下馬,馬鞭子譁然一甩,咯噔咯噔便往紅牆內硬闖。然而還是遲了一步,從乾清門內倉惶踅入,等到的卻是坤寧宮前的一幕白帆。晚了一夜,就晚了一夜他深愛的母后便已經辭世了。天要人亡人不得不亡,太醫院挽救了三天,到底也挽回不了孫皇后的一縷香魂。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在榻上,去得那樣突然,時年三十二歲,褪盡鉛華的臉容是那般的年輕安詳,一生美麗又短暫。
後來聽宮人說,臨了的那一天,皇帝倚在鏤雕龍鳳的臥榻前,孫皇后拉著他的手,淺淺地笑:“總是你辜負我,這一回我也辜負你一次,先走了一步。但我不恨你,皇權之下誰人皆是無奈,你我都沒錯,錯的只是因了生在這皇家。我又願下一世不再遇見你,以免我總是為你掛心擾腸;卻又舍不下你與我的恩情,怕把這樣好的你拱手讓去與了別人。”
孫皇后說:“你要答應我,未來當我不在的日子裡,無論你把誰人入了心,都不可再立她為後,免她得以有權柄傷害我的小兒。”
她吃力揶揄著,失血的蒼白臉容上都是對他的眷戀與不捨。
十三為妃,少年夫妻風雨相偎十九載,而今一切風平浪靜,她卻要先他一步棄他獨去。楚昂的眼眶便被紅噙滿,抓起她發涼的手指覆蓋在面龐上。
那指尖被他滲透了溼潤,孫皇后最後哽咽道:“皇帝……可否把在御花園裡……那句話,再親口對臣妾說一遍。”
她的聲音很小,沒人聽清楚她說的是什麼,楚昂卻是一瞬瞭然的。
是杜若雲,他曉得她曾在私下裡召見過杜若雲。彼時杜若雲已明瞭自己無法走進楚昂的心,心境是絕望的,孫皇后見了她後答應放她出宮,給她一條穩妥的餘生去路,這便一起演了那一場詭魅迷離的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