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擔心現在,現下里他還有用得著侯爺的地方呢。我就擔心茹姑你說的日後,日後我們倆不好自處不說,就是侯爺跟殿下,日後殿下真能容得下侯爺?自古忠臣良將,那都是死出來的!皇帝家過河拆橋的事兒做得太多,我不敢信!”
茹姑臉色也難看,她在京城裡,知道的事兒比單凌多去了,想得也多,便道:“別的不打緊,就是從邊關來的訊息我若進了宮,你又多在宮中,有誰值得信任?”
單凌不知道京城裡的人誰值得信任,他接觸得實在是太少,有些甚至連面都沒見過,只聞其名而已。
茹姑知道單凌難以說出有用的來的,起身道:“殿下要我隨著王妃入宮,京中事由王妃做主,我會稟告王妃的。”
單凌點頭,仰著頭看向茹姑,“茹姑,別去宮裡。”
宮裡是一個能把好人變壞,充斥著算計與背叛的地方,單凌並不想喜愛的人去冒險。
茹姑笑了笑,道:“我知道。”
她知道宮裡是什麼樣的地方,然而其實京城裡也沒有比宮裡要乾淨,無非是無關之人多了些許而已。
單凌一直跟著侯爺長在邊關,心思到底還是簡單了一些,不是不夠聰明,而是沒有將人想得太壞。
茹姑明白單凌對他的情義,心中對單凌這樣爽朗的男子亦有好感,只是所謂情愛,她在京城裡跟著魏氏見得多了,在情愛之前卻還排著忠義二字。
她是孤女,在父母雙亡後受盡欺辱,可人總得有個家的,有個落腳生根之處,她的落腳生根之處便在這裡。
景王妃得知太孫的要求挑了下眉,最後只有兩個字來評價此事,“蠢貨。”
太子妃給太孫的大宮女,才跟著太孫的,只要不是多聰明,多少對原來的主子都還有忠心在,況她還正是因為對太子妃的忠心,才會被太子妃選中送給自己的親兒子。
在宮裡,女人們有時候最大的依仗就是男人與兒子,太子妃沒有害太孫的可能,縱然是有些事情上阻擾了太孫,那也是為了太孫好。
比如要跟一隻老虎在一起才能睡得著覺,比如非得要跟一隻老虎一間屋子裡吃飯。著都荒唐無比。
太子妃並沒有錯,這是基於一個母親對兒子的關心。
如果太孫覺得自己需要一個聽自己的大宮女而不是聽別人的,他該做的是用手段告訴那個新來的大宮女,在他那裡只有聽他的才有活路與前程可言。
就是不想要那個大宮女,如蕭安的處事手段,就會跟再來的大宮女說得明白,她不要一個不聽話的人,之前那一個便是給她的警告。
太孫不該從宮外找人進宮去,而是在宮裡找一個相較於清白的大宮女來伺候,這個大宮女最好是從太子妃那要的。
太子妃靠的是兒子,在皇宮這樣複雜的地方,母親是聯絡兒子與父親的紐帶,太孫不該為一個不聽他話而聽太子妃話的大宮女傷了自己母妃的心,畢竟他還有個比他要討喜的嫡親弟弟在,自來母親都偏愛幼兒,他沒有與母親置氣的資本。
他今日與母親起了多少隔閡,到太子登上帝王之後,太子妃就會有多偏心。
從皇后入手當然也是一個好辦法,長輩賜不敢辭,太子妃再不滿,也不會對皇后置氣。
然而在宮裡生活了二十年的太孫真不懂這其中的門道?還是太孫在算計著什麼?
景王妃偏著頭想著,太孫自然明白這裡面的小門道的,然而做了,想來是有其目的。
太孫要茹姑的目的是什麼?
這個目的太難測,不如從茹姑會什麼方面想。
茹姑是她母親精心□□下來給蕭安預備的陪嫁,預料的就是有一日蕭安要嫁入高門大戶,必然應對不來這內宅裡的事情,而茹姑就是代蕭安打理後院,籌備迎來客往之人。
以茹姑之能,若不是因出身所限,京中高門無不可進。
就是皇宮,也未必不可行。
所以太孫要茹姑進宮當兩年大宮女,教匯出一個聽命於太孫的人,其實對茹姑而言並不難。
茹姑跟著魏氏學了這麼多年,為了就是替蕭安做這些事。
太孫要人的藉口選得合理,以景王妃對蕭安的瞭解,她相信太孫要是在蕭安面前提出這個要求,蕭安定然不會拒絕。
當了三關大將的蕭安,不會再有嫁人那一日了,跟著自己母親一道生活的她,也不需要茹姑了。
她的母親魏氏身邊,從來也只留有用之人,並不差茹姑這麼一個。
再來看單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