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沒有聖旨我是不會回去的,長孫大人還是快上車吧,我們已經耽誤了這麼多天了,不加快腳步是不行了。”
長孫無忌發現自己是越來越看不懂鄭子文了,看著鄭子文堅決的樣子,他頓時嘆了口氣,然後重新爬上了馬車。
鄭子文的車隊再一次出發了,而幾個千牛衛計程車兵沒有辦法,也只能騎著馬返回長安。
他們想不明白,為什麼鄭子文這麼一個大唐的頂級勳貴,會這麼執意的去嶺南那個窮地方當官。
鄭子文當然不願意去嶺南當官,否則他也用不著絞盡腦汁想了那麼多鬼點子,他之所以現在不回去,目的就只有一個。
那就是平平安安的回去。
千牛衛士兵急急忙忙的趕來,那說明自己的計策已經生效了,否則李世民也不可能派人來叫他回去。
同時鄭子文也知道,這時候的李世民心裡肯定是有火的,如果他這麼一回去,恐怕自己就得承受李世民的怒火了,到時候恐怕也要受一些罪。
雖然要受一些罪,但是和去嶺南比起來,卻也不算什麼,不過既然有更好的辦法,自己又何必去受這些罪呢?
鄭子文已經打定了主意,所以就讓人加快了行程,披星戴月的就往嶺南趕,看那架勢,似乎鄭子文真的是迫不及待想去嶺南上任了。
至少長孫無忌就是這麼想的。
經過了半個多月的顛簸,長孫無忌也稍微適應了一些,路上叫休息的次數也少了。
此時長孫無忌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儘快到嶺南,然後儘快完成李世民交代他的任務,然後儘快回長安。
當千牛衛計程車兵再次追上鄭子文他們的時候,已經是十天之後了,這次他們是帶著聖旨來的。
唯一比較遺憾的是,聖旨裡李世民的語氣並不是太好,鄭子文覺得如果這時候回去,恐怕沒有自己的好果子吃,所以他再一次拒絕了。
“正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我鄭子文作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唐好男兒,一定要相應陛下的號召,上山下鄉,把貧苦的嶺南變得我大唐第二個聚寶盆,你們回去吧!”
聽到鄭子文這麼說,幾個千牛衛計程車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好騎上馬回去了。
他們不回去也沒辦法,比較鄭子文作為一個國公,身份比他們高貴了何止百倍,他們自然是不敢動粗的,所以也只能回去把這事告訴了李世民。
而李世民聽到千牛衛的回報,頓時也有些傻眼。
從心裡來說,當聽到鄭子文說要把嶺南變成大唐的第二個聚寶盆的時候,他的心裡也有些期盼,他也想看看鄭子文到底能不能再創造一個奇蹟。
但是李世民也知道這個期盼註定得不到回應了,因為現在朝堂裡已經開始出現麻煩了。
在鄭子文去嶺南的第十天,就開始有官員上表,希望能去嶺南做官,到了第二十天之後,上表的官員就突破了三位數。
最可惡的是,這些傢伙還做出了不同意就辭官的架勢,讓李世民恨得直咬牙。
這些官員,百分之九十都是出自皇家學院的,而且最麻煩的是,這些官員中絕大部分都是六品以下的基層官員。
也就是說,如果他們真的辭官了,那麼大唐將陷入上百個縣沒有縣令的尷尬境地。
要知道,上百個縣那就是二十多個州,那可是大唐的一道之地了,這已經不是簡單的開一個科舉就能解決的問題!
偏偏這事李世民還生氣不起來,想想看,這麼多官員都奮不顧身的想去大唐最窮最苦的地方去,李世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這些官員都是政績很不錯的官員,而且都很年輕,是李世民打算留給自己兒子班底,他自然不可能把他們派到嶺南去,所以他只能選擇把鄭子文這個“罪魁禍首”給叫回來。
但是問題卻出現了,原本他以為一叫就回來的鄭子文,這時候居然沒有回來,而且看樣子還打算長期在嶺南駐紮,這些李世民開始發愁了。
還有一件事讓李世民很在意,那就是原本每個月都會鬧出一點動靜的駙馬黨,在鄭子文出發去了嶺南之後,頓時就偃旗息鼓了。
李世民可不相信大唐沒有貪官汙吏了,那麼原因就只有一個,那就是鄭子文走了以後,駙馬黨沒有了主心骨,開始消極怠工了。
同時,新羅駐大唐的使臣也離開了,而且根據他受到了訊息,最後那批准備前往歐洲戰場的新羅士兵,也在半道就返回了新羅,理由是新羅女王滿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