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辦法還是守城,而在這大都城不守都不行。
現在在大都城當中,爭吵不休,漢官要求遷都,氣得那些蒙元將領恨不得把那些漢官都殺了乾淨,現在的蒙元還沒有到幾十年之後那麼**,連馬都騎不住的地步,總體來說,正處於最鼎盛的時期,哪裡會拋下大都。
大都是由一代天才郭守敬所設計,郭守敬在歷史上絕對佔有極為重要的地方,其它的官員可以七十退休,但是郭守敬是個例外。
郭守敬設計的大都牆高城厚,擁有著完整的防禦體系,極具有歷羅價值,同時也具有極強的軍事價值。
而且這大都城,蒙元還非守不可,此地的地理位置極為特殊,幾乎就中原與塞外的分界線,若是護**拿下了大都城,以為中轉站,再加上護**的後勤物資運輸能力,再加上京杭大運河的漕運能力,蒙元退了全體退入草原,幾乎就沒有任何的出路。
而且據最新情況,護**北方戰區全體行動了起來,**軍深入草原,就在長城一帶遊弋,而且還有一個師的部隊搶佔了長城,堵死了退路,若是蒙元退出大都城,還有在野外被包圍堵截的危險。
護**的軍事計劃擺得明明白白,就差沒有將計劃書再遞給蒙元一份了,在這種堂堂正正的戰術之下,逼得蒙元除了守衛大都之外,沒有任何的道路可走,就算是想出海都不行,海軍已經在渤海展開,大量的船隻運送物資渡過渤海灣開始登路,距離大都城也不過數百里而已,幾乎就是朝發夕至。
護**的大部隊不停的開進,已經堵死了大都城的出路,而騎兵部隊則聚於一處,大部隊都在輕騎兵,遊騎兵的引導之下,開始清掃其餘的殘餘蒙元兵力,至於那些新附軍,打到這個份上,幾乎已經再無倖存之人了,要麼被俘,要麼被打散,甚至有一部分是蒙元為了節省糧食物資,直接就解散掉了。
護**圍而不攻,不是不想攻,而是在等著後勤物資,現在的這點物資只能把蒙元的突擊部隊打回去,要攻城,還是困難了一點。
此時,大量的船隻被護**的後勤部門僱傭,直接就在船上裝上大車,然後沿著運河北上,或是從海岸登陸,直接把車從船上開到岸上,在部隊的保護下,沿著官道一路前行著。
甚至還有一條簡易的公路在數十萬的龐大賑工隊伍的搶修之下,接通大都與安臨公路,只需要半個月就能粗通,三個月就可以鋪好水泥路,所以護**的大部隊要搶出半個月的時間來,只要路一修通,自治區的軍工機器就可以全開,就算是用物資堆也能堆死。
護**簡直就是在用銀子生生的堆死那些蒙元精銳,更值得一提的是,一睡北上,凡是蒙元貴族都被撲殺一空,所有的財產全部充公,後勤部隊跟隨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封存這些財富,一車車的金銀玉器之類的東西被運回長安。
不得不說,蒙元入主中原以來,幾乎是搜刮走了所有的財富,甚至在西方也刮取了大量的財富,幾乎全世界的財產在短短的時間之內都被蒙元搶劫到了自己的手上,而自治區現在又從蒙元的手上把這些財富搶了過來,其價值,遠遠的超過了之前所發的債券,這些財產一部分折算成了錢幣,然後先發了一部分風險債券的利息,再拿出一部分來,做為以工代賑的資產,算是恢復一下戰亂地區的經濟,從開戰以來,自治區扔出去的金錢已經高達三億貫了,但是戰爭收益卻遠遠超過了這個數,所以這一場仗,可以說是越打,自治區的經濟就越是活躍。
大筆的訂單從後勤部化成一張張的單據飛向民間,自治區的軍工廠幾乎只處理最機密的核心部分,比如槍管、炮管、火藥配方等,就算是子彈炮彈的製做,都是在民間的各工廠或是做坊裡來完成的。
自治區提供著軍事物資,而剛剛收復的戰亂地區,則提供著數量龐大的民夫用來賺取生活物資。
南洋、日本還有自治區大量的二三極軍糧被送過來,保證一下普通人餓不死還行,想吃得更好一點,甚至是留點餘錢,那可就要用買的了,錢哪來?沒關係,有力氣沒有?哪所是女人也用,護**大軍開進,有的是需要用人的地方,無論是公路,還是軍方的戰壕修建,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所以大都附近,不僅僅是軍隊,前來從軍人手上賺錢的民夫都高達了數十萬之眾,挖戰壕本來是軍人的事情,不過護**人的軍人都有錢吶,軍餉一個月多達二十餘貫,按月發放,從無剋扣,所以軍人就拿出自己的一部分軍餉了,在一邊指點著民夫進行修建戰壕,嘴裡還嚼著肉乾或是果肉乾之類的東西,若是會來事的,還有意外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