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用火摺子點了長長的引線,抓起早就準備好的厚木蒙著鐵皮的盾牌,向身後一背,鑽出衝車調頭就跑,七八名士兵跑得兔子一樣的飛快,重弩兵不停的射出重箭掩護著,哪怕如此,在這些士兵的盾牌上,也很快就釘滿了箭支。
正跑著,兩名士兵慘叫一聲,腿上捱了一箭,一個跟頭紮在地上,手上的盾牌也扔出老遠,相隔十餘步計程車兵快速奔了過去,用自己的盾牌擋住了傷員,很快又有人衝了過來,三人用兩面盾牌,拖著傷者一路後退。
這七八名士兵根本就沒有機會退得太遠,只退出百多步去,傷員就超過了一半,再也走不動了,城頭上的箭支不停的射來,七八人舉起盾牌,就地進行防禦,而護城河的橋上,一支二十名步兵組成的救援隊也舉著盾牌做好了救援的準備。
城門口,兩臺衝車里長長的火繩哧哧的燒到了盡頭,盡燃了內部的黑火藥,這種火藥是經過孫陽使用神器電腦搜找來製造相對簡單的爆破用黑火藥,威力更大一些。
內部火藥爆燃,雖然沒有加裝破片之類的殺傷器物,可是爆燃體積瞬間增加上萬倍的氣體產生的衝擊波可以造成更大的破壞,兩輛衝車足足一百八十斤壓實的黑火藥罐子,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足以將城門樓上的守軍震死。
至於厚重的城門,直接就飛了起來,卓格也沒有想到對方竟然會用這種方式來進行攻城,所以城門根本就沒有被添死,只是多加了幾道門閂和頂槓,門洞裡還藏著二百名精銳的蒙古軍。
可是城門這麼一炸,門洞裡的二百名精銳蒙古軍一個不剩,全部被炸死或是直接就被震死,城門也沿著大街一直飛出去五十多米遠咣的一聲砸進了一片營房當中。
重弩兵率先過河,三百重弩在四百米的距離對準的城門幾乎就是直射,剩下的重弩兵對準了城牆處進行射擊,車弩也進行兩側射擊掩護,甚至直接越過城牆進行射擊。
幸好長安並沒有設定甕城,重弩兵直接鎖住城門處的遮擋,內部騎兵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傷,騎兵也沒有衝城,而是派出步兵從北門進攻。
步兵並不是用長槍兵等傳統士兵進行攻擊,而是輕弩兵擋任了攻擊任務,十人一排,足足十列一百人,踏著整齊的步子衝向城門,輕弩射擊,然後退後,到後面進行重新裝箭,前面計程車兵再射擊,形成連綿不絕的箭雨,任何敢露頭的人都會被射死。
其實這種踏環弩在拉弦上箭還有射程上,絲毫不比近代的燧發火槍慢多少,甚至威力比火槍更大,只不過弩一直都無法普及,主要的原因就是製成本太高了,甚至一把弩要經過長達三年以上的時間才能製成。
' '
123 攻城!城攻!
北伐軍使用的弩使用的是軟鋼弩臂,雖然比不上覆合材料,但是二三百米之內,仍然具有可觀的殺傷力,百米之內,三稜破甲箭頭沿穿重甲毫無問題。
隨著一隊士兵在一陣陣嘎噔、崩的上弦和射箭的聲音當中,東門的城門被搶戰了下來,更多的步兵衝了進去,城市巷戰步兵要更加的靈活,特別是在十幾張弩配合起來以後,威力更大。
而且在弩機隊後面還跟著長槍兵,長槍兵順帶的還會擔任人形迫擊迫的職責,將一枚枚的手雷拉了弦遠遠的扔出去,很快了,上千名步兵衝進了東門,牢牢的守住了東門的城樓,給後面的大軍打下了一塊穩固的地盤。
城市巷戰,重弩兵和彈射炮都幫不上什麼忙,韓老根帶著騎兵二師殺了過來,騎兵在野戰當中相當於重型坦克,可是一到了城市巷戰,任你有再多的人,一條街上也排不開多少人,甚至只靠輕弩兵手上的弩就能壓制住騎兵的瘋狂反撲。
劉基把騎兵二師派了出去,同時派出的還有五千手持輕弩長槍大刀的步兵用於清理城內,巷戰連後世美國的直升機裝甲車都在索馬利亞被打得稀里嘩啦,任況是這個只能騎馬的騎兵。
而仍然守在東門外的軍隊保持原地防禦,守住後方,本來卓格還打算派一支大軍從背面發動進攻,達到前後夾擊的目的,可是劉基親自坐鎮,其餘的三大少將都派去攻城,根本就不給卓格任何一點機會。
衝進了城計程車兵們三個五個一組,人手一支輕弩,輪翻進行射擊,根本就不與這些人高馬大的色目人進行近身戰,東方人相對較小的體形跟那些壯漢比起來,實在是有點不成比例,特別是那些色目人隊伍裡的羅剎人,已經被蒙古人開出來的賞賜刺激得紅了眼睛,砍死一名北伐軍,還自由之身,殺十個,封候爵,主一地稅收,那可是油水豐厚的大餡餅。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