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基、韓老根、郭破虜、老狐這四名孫陽手下的戰鬥部隊大將,無論哪一個,都不是蠢蛋,相反,都是經過戰火磨礪的將領,已經具備名將所要的因素,冷靜,控制力強,對戰場把握敏銳,有大局觀,而其中郭破虜由於率領步兵,大局觀也是最強的。
可以說,孫陽手下這四大戰鬥少將無論哪一個拎出來,都可以獨擋一面了,具有現代意識的孫陽也明白,諸葛亮再牛逼再厲害,最後還不是生生的累死在五丈原,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這也是為什麼孫陽會放權,讓手下這四大將帶領部隊出去做戰,而他不跟隨,因為他不想限制幾大將領的臨場發揮,也不想把所有的權力都集中在一人之手,那樣只會壞事。
夢想與權柄總會出現衝突,而孫陽,頂住了權力的誘惑,選擇了夢想,保得大宋八百年,護我華夏文明順利傳承的夢想,為了這個夢想,孫陽甘居幕後,留守後方防禦,把前線戰鬥的功勞都推給了手下的這些將領。
反正有那些不起眼的副職在部隊裡,不掌軍權,卻掌士兵思想教育,北伐軍不怕有人造反,孫陽一直都宣揚勇國戰,怯內戰的一種思想。
孫陽在後方小心的防禦,每日探馬遊騎不斷,?望塔林立,誰知道哪支部隊會從後方偷襲一下子,所以一個穩固的後方也是前線打勝仗的必要因素。
前線的大部隊一路開進,當劉基率領大部隊到達長安城下的時候,火速趕回來支援的卓格也到了長安城下,不過卓格沒有選擇與北伐軍的大部隊碰面,北伐軍大部隊是一路開到長安城北門,而卓格率領部隊從南門入城。
在北伐軍步步緊逼之下,雙方的攻防調換了一下,原本蒙古軍最擅長的就是閃電突襲戰,是攻的一受,而漢人軍隊一向都是小受級別,可是現在攻受調換,變成了北伐軍攻,蒙古人受。
卓格一入城,看到滿地的傷兵就是心肝都跟著一顫,抓來哈丹巴特爾詢問,方知他率領兩萬大軍出城迎戰,結果讓人家的步兵又射又炸,爆了菊花,滿腚菊花殘,氣得卓格差點沒有昏死過去。
當下徵集城內的漢人協同防城,拆屋毀舍,取木拿石,十幾回回回炮也立了起來,隨時準備進行防禦做戰。
像長安這種千古名城,城牆經過千年修葺,早已是堅不可摧,就算是一般的城池,孫子兵法都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兵攻城,攻城之法不得已。
所以一般攻城都是不得已而為之,而且攻城與守城之間的兵員比例都要在十比一左右,就算是城內有兩萬大軍被打殘,還有七萬,如果真的按這個比例來算的話,北伐軍至少也要七十萬大軍才可以嘗試一下攻城戰。
北伐軍自五十九騎入漠北以來,就沒有伐過謀,沒有伐過交,只伐過兵,屬於兇悍而野蠻式的戰爭,但是面對野蠻的時候,同樣有效,畢竟孫子屬於內戰精英,他的兵法用於文明之間的戰鬥還成,真要是文明跟野蠻碰撞起來,什麼謀、交都不管用的,再說,也要實力相當才行,從前的北伐軍實力還弱小,根本就沒有與蒙古人對話的資格,只能拼殺。
而現在北伐軍要攻城,以六萬大軍攻擊擁有近兩倍於已的敵人守城的長安大城,雖然經歷數十年的戰亂,長安這古城更是幾乎戰亂,但是人口仍然擁有幾十萬之巨,抓出壯丁協助守城,至少也能湊出二十餘萬來。
“城頭有民夫!”郭破虜向劉基說道。
“顧不上了,戰爭,總是要死人的!”劉基冷冷的說道,總不能因為民夫被蒙古人拉了壯丁來守城,他們就不攻城了吧。
大軍推移,攻城準備完成,這將是步兵的表演,城內的回回炮剛剛扔了幾十塊大石頭,大石頭緩慢的飛行軌跡就被逮到了,雖然現在的炮手還無法計算彈道之類的,一切都靠經驗,人類的直覺是科學無法解釋的,大約估算,就知道回回炮大約在哪裡。
回回炮是對攻城部隊威脅最大的一種武器,必須要打掉,否則的話傷亡將會成倍的增加,一兩噸重的大石頭塊飛砸下來,無論多麼勇武過人,都難逃噩運。
彈射炮、車弩,在一波大石頭拋棄的空檔處,裝填好了彈藥,在馬匹的拖拽下用最快的速度向前衝去,直衝到護城河邊上,才仰起了射角,頂著拋扔下來的石頭塊,炮彈、爆裂彈如同暴雨一般的向城內回回炮的大概方向射去,在城牆的後方引起了一連串的爆炸,但是仍然有十幾塊大石頭落了下來,砸在弩車和彈射炮上,登時碎木鋼鐵零件亂飛,就連人都被砸成了一灘血泥。
但是在如大密度的轟擊之下,回回炮再也沒有發言,應該是被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