塊殖民地,煙土種植、手工業、商業、對外貿易等方方面面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直到現在,西班牙人還是想壟斷全部的殖民地利益,從一八五七年他們還驅逐一切外國商人這一點就可以知道這塊殖民地是多麼封閉--甚至比閉關自守的滿清還要封閉一些。
只是林夢楚顯然會錯了意思:“您是指寧波?那樣的例子可不好辦,甚至可以說是可遇而不可得,您應當知道把這麼一座城市交給外國人管理是多麼困難的事。”
那普利與孫天山相互看了一眼,他們眼裡都覺得被天上砸下來的餡餅砸中了,這也太出人意料吧!
他們只是想尋找取代西班牙人的特殊地位,但是沒想到虹軍願意將這座城市交出來。象寧波那樣由一位英國人來代管--要知道富馬爾領事的傳奇,在整個遠東都是一千零一夜裡的傳奇故事,可是自己成為這樣傳奇的主角,那將會是何等的榮幸。
“您的意思是?您贊成中西共管馬尼拉?”那普利換了一種說法,他讓自己的語氣盡可能平緩一些:“象一七六二年我英吉利國征服馬尼拉那樣?”
林夢楚也知道自己似乎作出不應有的承諾,但是隻要拿下馬尼拉。一切都好辦,他不知道一七六二年英國征服馬尼拉時是怎麼樣的管理體系,卻不假思索地說道:“我們可以援引寧波之先例,但是如果要拿下馬尼拉,我們應當作些什麼?”
他當然知道這兩位先生來找自己,那自然是想充當內應的,而根據他的感覺,只要掌握住呂宋的民心,他完全可以拿下了馬尼拉。
“您應當首先找來一位天主教的牧師!”那普利先生在稍稍思索之後,得出了自己的答案:“一位有聲望的牧師。”
牧師?天主教的牧師?
作為一名虹軍的中級指揮官,林夢楚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國人,對於基督教這種洋教有著自然而然的排斥,更不要說天主教這樣呆板的教派。
要知道,剛剛結束的中法戰爭,起因之一就是法國人傳揚他們的保教權,企圖在整個中國強行擴充套件天主教,而虹軍第一時間將法國傳教士驅逐出境,在個別地方還演發了教案。
因此林夢楚不得不對那普利的建議保持足夠的jǐng惕:“你的意思是,我們要打敗西班牙人,首先要找個天主教牧師,可是在這片土地,只有西班牙牧師?或者是說我們必須回福建去找一個天主教傳教士。”
“我想您誤會了!”那普利很快加以澄清:“我不是天主教教徒,我是英國國教徒!”
他很快說明了具體的原因,與中國大陸完全不同的是,西班牙不但已經征服菲律賓這塊土地長達三百年的時間,而他們征服菲律賓的時候,菲律賓土著沒有象中國大陸那樣完備的祖先信仰與傳統宗教,只有非常簡單的原始宗教。
天主教以迅猛的勢頭席捲全菲律賓,並將伊斯蘭教從北部壓制回南部,在三百年的時間之內。菲律賓已經象西班牙一樣,成為徹底的天主教國家,除了南部的摩洛人,菲律賓土著百分百信仰了天主教。甚至連華人都有不少信仰天主教,天主教在這塊土地之上,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威。
但是經過了三百年的時光,曾經不斷開拓進取的天主教教會,內部也出現了嚴重的yīn影,在天主教內幹活少撈錢多的是西班牙傳教士,而苦活累活則交給了菲律賓傳教士。
以現在而言。菲律賓大約有五百名西班牙傳教士,他們壟斷了天主教會的全部高層教職,生活腐化,rì子要多痛快就多痛,而菲律賓牧師雖然遭到了全面壓制,可是他們數量已經發展到兩千名之多,是西班牙傳教士的四倍之多。
雖然他們在數量上佔了優勢,甚至在傳播福音的能力也不較西班牙傳教士遜sè多少。但是他們只能做為外國傳教士的助手,只有少量人才能執掌一些偏遠的教區,根據西班牙人自己的統治。這一時期整個菲律賓共有七百個教區,其中掌握在西班牙傳教士手裡多達六百個,只有一百個教區屬於世俗教士,而這一百個教區都屬於偏遠貧遠的教區。
因此菲律賓教士對此有著迫切的不滿,十多年前在教會內部得不到承認的一批本土宗教狂熱份子在zhèng fǔ與教會的雙重迫重之下,乾脆發起了民變,殺死了省督,攻佔了三個省份,最後不得不從馬尼拉調出一支數百人的jīng銳部隊才把這些人壓制下去。
可是民變雖然解決,餘波卻是連綿不絕。形成了長達數十年的“教區菲化運動”,而現在那普利說清這其中的說明:“您應當找一位有聲望的菲律賓牧師,請他出面安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