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感覺就是捻子有著無窮無盡的馬隊,每個方向都至少有數萬騎的馬隊。
而捻子馬隊真正的殺機就藏在這無盡馬浪的背後,他們往往集中大規模的馬隊突然給對方以致命的一擊,只是這一回,他們卻遇上了好對手。
周秀英的騎兵雖然論經驗比不得有著數年征戰的栓軍馬隊,論馬隊規模「揚帆啟航☆星夜無傷」也稍遜一籌,但問題在於他們有著這個時空最精良的裝備,西洋馬刀、左輪馬隊、米尼步槍、騎兵、騎炮,若論軍馬素質,那也是有著絕對的優勢,最弱的軍馬也是上好的蒙古馬,周秀英等許多騎兵軍官騎乘的更是上好的阿拉伯馬。
數量上的弱勢很大程度被新加入的前清軍馬隊和鄉勇馬隊所彌補,他們同樣動員了幾百匹戰馬,就充當著周秀英的前鋒,往往是由這些素質較弱的馬隊拖住捻軍,然後周秀英的騎兵就如刺刀殺入進去。
在幾次交鋒之後,雙方都互有負勝,只是十幾萬栓子的大隊伍如同千萬重浪,浩浩蕩蕩碾了過來,除了坐擁上千鄉勇的大圩堡,沿途的村莊紛紛開啟了寨門,被迫用笑臉來迎接這一群蝗蟲。
張樂行騎在馬上,他覺得隊伍的行進速度和預期差距不遠,只是虹兵馬隊似乎比自己意料還要多一些,也不知道這麼多馬隊是怎麼來的,但是聽說其中有肥西縣的鄉勇馬隊,他才突然明白,原來馮思賢以三千五百步隊就敢進攻省城,就是有著這樣憑仗。
在他的軍馬,他看到無數的軍旗,紅旗、白旗、黑旗、黃旗、藍旗,還有許多花邊旗,在這些旗幟是興致極高的栓子們,他們揹著褡褳,穿著淮北的土布衣服,一邊走著一邊漫不驚心地說著自己家裡的瑣事,從婆媳的鬥法到賭桌上的勝負,以及他們個人的風光往事,根本不象是打仗,而是象去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