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1 / 4)

小說:斜風 作者:炒作

只要檢點同意,他就可以讓陸鄉擔起樂清縣的重任來,他在太平縣任鄉正,這次同去又有一個鄉兵排,有這個基礎,樂清縣的問題就好辦了

這份請示在兩天之後才到達柳暢的桌之上,石汀蘭第一時間把這份檔案歸類為最重要的文件:“檢點,洗司令與高知府聯名建議由原太平縣鄉正陸平轉任樂清知縣,樂清事務,暫時由台州府管轄”

“陸平?”柳暢對這個人有印象:“他兩個兒子都在善葉軍校?”

“沒錯兩個都是嫡子”旁邊楊長妹補充了一句:“是我們重點培訓的台州本地幹部

從鄉正直接提拔到知縣,這步子是走得快了一些,只是柳暢稍稍思索了一會就說道:“這個要求不過份,等會我批閱交還給他們,樂清縣的善後事務,洗拿他們自己具體決定就行了”

“是不過份”楊長妹倒是說起了另一件事來:“比起陶寶登、夏寶慶的條件來說,一點也不過份”

現在虹軍已經對金華府城形成了合圍之勢,現在金華府城之內名義的兵勇、民壯總數達到了六千人,但是這其中有多少空額,多少死魂靈,就是石景芬這個知府也不知道

在這六千兵力之中,戰鬥力最強的就是陶寶慶、夏寶登這兩員台州盜首統帶的千餘名臺勇,他們與太平軍真刀真槍交過手,也算是十分頑固的一支部隊,因此現在金華府被虹軍圍得水洩不通,這兩位台州府的前盜賊頭目卻是開出了柳暢無法接受的價碼

他的條件很高,部隊出城以外不能接受任何性質的改編或是派遣幹部,完全由陶寶慶與夏寶登自行統帶,所有隨行物品、騾馬、馬輛都不受虹軍檢查,而且他們要求回臺州去,要有自己的一塊獨立地盤,不受府縣的管轄

他們甚至還要求聽宣不聽調,每月按兵額髮給軍餉六千銀圓,米糧若干石,完全是想把盜賊的習性帶回台州府去,因此柳暢第一時間否決了他們的投降條件:“那不是他們向我投降,是我向他們投降”

石汀蘭也說了一句:“沒錯,他們是不知道我們虹軍的厲害,以為我們圍城只是個把戲而已,阿暢,你可不能心慈手軟啊”

“我自帶兵以來,就知道慈不掌兵這四個字”柳暢當即答道:“既然陶寶慶與夏寶登這般冥頑不化,那我也兵能對不起了”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

石景芬在八詠樓上,遠望萎江,不由有一種秋愁之感

眼下還是七月正中,天色灼熱,但是石景芬卻不知道有一種秋風秋雨的感覺,心中時不時生出幾分焦灼來

念著李清照居士的詩,在八詠樓上的石景芬覺得滿目淒涼:“這金華府城,該是怎麼一個守法啊?”

他手下的兵勇、民壯,名義有六千之多,每日支餉支糧都是一個大數目,但是真實數字有沒有四千人,誰也說不準,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仰仗臺勇了

但是台州人雖然能打仗,可他們的老家台州已經落入了紅賊之手,誰都不能保證,紅賊會不會利用他們家鄉的親人來引誘這些臺勇叛變過去

而且這些臺勇只是有勇無謀之徒,與真正的紅賊一比,絕對是不堪大用的小毛賊而已,統帶他們的陶寶慶、夏寶登這兩對活寶,本身就是一對招安的盜賊頭目,又豈能成就大事

一想到這件事,石景芬就愁了,這金華府怎麼守?

只是這時候卻聽到城西一排亂槍聲,石景芬不由一驚,紅賊是不是入城了?

片刻功夫之後,卻是傳來了一個讓石景芬為之膽戰的訊息:“剛才陶寶慶與夏寶登兩位參將,回營操練鳥槍步隊,不慎一齊走火身亡了”

這個說法聽起來不可思議,仔細琢磨起來也不可思議,再一驗過這兩位參將的屍體,石景芬發現槍子都是從背後打過來的,絕對不可能是走火而亡

只是這讓他心寒,他清楚得很,是誰下的毒手,就在昨天,這兩位參將還到他們面前保證要與金華府共存亡,絕對不會向紅賊投降,而且石景芬也知道這兩位不但在臺州有血債,跟著太平天國交戰,手上也有不少血債,現在要殺他們報仇雪恨的人絕對不少

可是他怎麼也沒想到,柳暢的報復來得這麼快,兩位參將就在金華府內遭了毒手,而且兇手還敢留在城內,一面肅清夏陶兩人的死黨,一面做好接應紅賊入城的準備

膽大到這般地步,可見金華府的防務薄弱到什麼程度了

只是這兩位參將一死,金華府城之內的空氣已經立即為之一變,原來大家還高叫著與紅賊絕一死戰,可是現在大家見到這兩位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