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2 / 4)

小說:斜風 作者:炒作

……

金華府。

石景芬這位金華知府這段時間都是緊鎖眉頭,雖然紅賊已經大舉南下處州府,估計是去奔襲處州府的饒廷選部閩軍。

但是金華府面臨的軍事壓力卻是一點都沒有變輕,金華城南的通濟橋那是要害中的要害,但是他手上卻根本抽不出兵力來鎮守通濟橋。

雖然從處州府借來了抗虹名將武紅船與溫處道俞樹風,但是這兩位只帶了兵勇四百人而已,根本無濟於事。

眼下金華府的紅賊,依舊以磐石營老賊與善葉軍校新賊為主,兩股紅賊計有數千名之眾,佔據了府內四縣,四處設定鄉正、鄉兵、民兵,收買人心。

眼前紅賊初入金華境內的時候,石景芬能從這四縣計程車紳手上獲得大量的情報,對紅賊的動向雖然不能說是瞭若指掌,但還是相當清楚。

但是最近幾天,這四縣傳來的訊息是越來越少了,而紅賊控制城鄉的能力是越來越強了。

正是因為這種情況,石景芬才覺得形式不妙。

不過今天,他卻是對著武紅船與俞樹風笑著說道:“長毛果然無長見,居然自衢州退走了,如若他們再度深入,紅賊長毛聯成一氣,我浙江全省危矣,廣西草野之人,甚無見識啊!”

武紅船也是一副名將的氣度:“沒錯,三年長毛淪陷金陵之季,不引兵收取東南,反而派精銳北伐,便知粵匪皆無遠略,只重眼前!如今粵匪退去,石府臺只需要對付紅賊便是了!”

他說的也算是事後諸葛亮,但是武紅船頂著一個名將的威名,卻讓石景芬心中大定:“沒錯,武參戎一到金華府,全域性改觀,粵匪既退,則省內援軍可以源源開到!”

算起來,太平軍真正從戰略上重視浙江還是咸豐十年的事情,此前除了咸豐五年的這次流竄入浙之外,就只有咸豐八年石達開遠征浙江,但那也只是石達開個人的謀略,與太平軍最高層的決策無關。

咸豐五年的這次入浙,在歷史上只持續了八天,而在這個時空卻是持續了三個月,最終因為沒有開啟衢州府而收兵,事實上他們如果敢於繞過衢州府的話,那麼就能同柳暢的虹軍會師。

但是很顯然,當面的這支太平軍並不重視這一支新崛起的虹軍,他們將其視為捻軍一流的人物,在發現浙省兵勇齊集衢州之後,立即就決定退走了。

但是對於石景芬來說,太平軍自衢州撤退,卻是天大的利好訊息:“浙省兵勇可以齊集金華府,那樣的,紅賊再悍勇也不堪一戰啊!”

武紅船是知道浙江兵勇到底是怎麼樣一個素質的底細,這些部隊守備或許還能勉強打一打,但是出城與紅賊野戰卻是絕對不可能的一件事,更不要提紅賊的裝備比他們先進得多。

因此他提出了建議:“不若讓我去衢州府迎接諸位將軍援金吧?”

柳暢把手頭最精銳的部隊都拉到浙中,即使有這些土雞瓦狗一般的浙省援軍前來支援,最終還是失敗的結果,除非江南大營把張國樑派過來。

沒錯,只有張國樑這等絕世名將才能戰勝柳絕戶!

“這怎麼行!”那邊石景芬反對這麼幹:“武參戎在浙中一日,我便心寬一日,除非向帥把張國樑張總鎮派來援浙,否則我是絕對不會把你調走!”

這倒是與武紅船是一個想法,只是武紅船也說道:“張國樑,這怎麼可能,這不可能!”

張國樑是向榮的長城,甚至可以不誇張地形容,張國樑是向榮的主心骨,沒有張國樑,江南大營怎麼可能把太平軍困鎖於瓜洲、鎮江與金陵三城,保住了東南半壁。

只是下一刻就有人來報:“報府臺,有商人來報,有一支大兵自浙北前來馳援浙中,領頭的大將名號雖不祥,但大旗上寫著江南大營張……”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第二百四十章 艱難的決定

全文字無廣告第二百四十章艱難的決定

“江南大營張?”

俞樹風一聽到這個名字,整個人就直接摔倒在地,只是他整個人在地上卻輕鬆起來:“江南大營張,肯定是張國樑,沒錯,就是張總兵!”

俞樹風一想到張國樑趕來援浙,整個人那是又哭又鬧:“太好了,太好了!這群紅賊的死期到了,張鎮臺剿滅這群毛賊,還不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要知道,現今湘軍還沒有崛起,張國樑雖然只是一位總兵,但是在實戰之中,卻算得上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將,手下兵多將廣,而且洋槍洋炮最多,有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