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城之前把新的寧波自治機關組建起來,因此我不得不需要你們的幫助!”
他已經吸取了起初的教訓,拉來了馮文鎰這麼強力的外援不說,接下去,他並不急於做出決定,而是與在座的西方人進行著政治交易。
英國人最早投向了富馬爾,接著大家已經開始瓜分議會、市政府、海關與自衛隊的位置,由於寧波府的西方人士不足一百,而在場的不過五六十人而已,因此大家都很快有了滿意的位置。
原本只有一群西方人士在那裡唱獨角戲的話,份量有些稍嫌不足,但是多了馮文鎰這麼一位土著,這出戏就唱得十分精彩了。
到了天亮的時候,虹軍帶著他們的戰利品、俘虜與新兵堂堂正正地退出了寧波,而馮文鎰則立即向杭州的何桂清上奏,他率義民在洋人支援之下,一舉收復寧波城。
這算是與虹軍交戰以來,清軍所取得的最大勝利,只是可惜的是,原寧紹臺道道臺段光清以下官員棄城潛逃,無處尋蹤,而虹軍群集於寧波城下,寧波不可一日無主,又需酬謝洋人出兵之力,不得已將寧波港暫時改為華洋共管之所。
而與此同時,富馬爾領事的報告第一時間送往了上海、新加坡與孟買,他將自己與馮文鎰同柳暢達成的協議稱為:“我們在中國五十年來最大的收穫!”
這確確實實是開啟了中國的大門,和信使一起來到上海的還有一群剛剛被指定的議員、官員和軍官,他們開始大事在上海租界收購著虹軍需要的一切物資,從步槍、野戰炮、望遠鏡、軍裝、棉布到廢鋼、生鐵,他們準備第一時間把這些物資運回寧波去。
這立即在上海的西方社會中掀起了許多巨浪。
……
何桂清作為浙江巡撫,這些時日又被咸豐訓斥了幾遍,即使不看上諭,何桂清都能感受得到那深宮大內的憤怒。
他已經從留職察辦待罪立功,變成了再有過失,從重處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