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4 / 4)

小說:斜風 作者:炒作

君子也;依違兩可、工於趨避者,小人也。”

“諫諍匡弼、進憂危之議,動人主之警心者,君子也;喜言氣數、不畏天變,長人君之逸志者,小人也。公私邪正,相反如此。皇上天亶聰明,孰賢孰否,必能洞知。第恐一人之心思耳目,揣摩者眾,混淆者多,幾微莫辨,情偽滋紛,愛憎稍涉偏私,取捨必至失當。知人則哲,豈有他術,在皇上好學勤求,使聖志益明,聖德日固而已。宋程顥雲,‘古者人君必有誦訓箴諫之臣’。請命老成之儒,講論道義,又擇天下賢俊,陪侍法從。我朝康熙間,熊賜履上疏,亦以‘延訪真儒’為說。二臣所言,皆修養身心之要,用人行政之源也。天下治亂系宰相,君德成就責講筵。惟君德成就而後輔弼得人,輔弼得人而後天下可治……”

只是這麼一背,倒是讓咸豐帝定下心來,他直接問了一句:“聽說曾滌生受知於先帝,是因為你的緣故?”

“嗯!”倭文端也不是全不知時務,他見到咸豐的眉頭緊鎖:“正是!”

這是晚清比較出名的一個故事,當時道光帝要曾國藩遞牌子晉見,而事先倭文端帶他進來的時候,經過一個亭子,首先就讓曾國藩把這亭子上的對聯記得清清楚楚,倒背如流。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果不其然,到時候道光帝接見曾國藩,隨口就說起了這副對聯,曾國藩因為倭文端的指點應對得對,在道光帝的心底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下子就前程似錦。

而曾國藩也因為倭文端這一師恩,終生對倭文端感恩在心。縱便他比起倭文端這個真正的道學先生來說,是個道學先生中的水貨,但是一生都不負於倭文端,哪怕是同治年間雙方為了洋務問題起了爭執,倭文端這個極端的保守派不願意搞一點點的改革與進步,連連炮打曾國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