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3 / 4)

小說:斜風 作者:炒作

極有道理:“營長,我跟著你一塊過去!”

他們出門的時候,明月高懸,可是一整個下午到現在,馮思賢都沒吃過一口飯,喝過一滴水,他也不覺得餓,就想著柳暢的話“新知縣應當有一番新氣象”,風風火火地就想著這黃岩的縣辦好。

而施退季就多存了一個心思,馮思賢這個副營長兼了黃岩知縣,而他這個營長若是與高梁材相處得好,說不定能把太平知縣弄到手。

一想到太平知縣的任職,他心頭就火熱起來。

*

第一百六十九章支援

第一百六十九章支援,到網址

第一百七十章 絕路

第一百七十章絕路

夜風徐徐。

陳世忠站在臨海城下,望著緊閉的大門,朝著城門大聲叫道:“張玉藻,張知府,張府臺,張玉藻,你給我出來!本鎮臺要與你到何撫臺面前打這個官司!”

他咒罵了大半天,終於有人出現在城牆,正是台州知府張玉藻,張知府顯然對陳世忠的喊聲視若不見,他打了個吹欠才說道:“城下莫不成是陳總兵?”

陳世忠大聲吼道:“便是本鎮,快快開啟讓我進去!”

張玉藻卻是搖了搖頭:“陳總兵的駐所在黃岩,不在臨海,麻煩我不能納陳總兵入城!”

清制,守將失城寨者斬,而且嚴格到十分誇張的程度,不但武將失防要處斬,上至督撫,下至州縣,失城不但要被處死,而且還要牽連家屬子孫。

但是陳世忠卻是大聲說道:“黃岩鎮是水師,按規定不應負責黃岩城守,有張朝發先例可依。”

鴉片戰爭中的第一次舟山之戰,定海鎮總兵張朝發重傷退回鎮海,卻沒有被議處,因為定海鎮為水師,按規定不負守城責任,只是張玉藻卻是依舊拒絕開城:“黃岩鎮雖是水師,但是黃岩有兵勇三千人可堪一戰,陳總兵還是回駐所吧!”

如果把陳世忠放進臨海府城,那麼他張玉藻就要與陳世忠承擔起黃岩失守這個天大的責任,可是這完全是他陳世忠一個人的責任啊!

他統帶綠營水師三營,團勇一兩千名,結果只守得黃岩城兩日,而且據說這第一日紅賊尚未正式攻城,這樣的責任他張玉藻擔不起:“現在是紅賊倡亂,不同英夷入犯,陳總兵請回!”

太平天國時期,對於失防的主官已經到了一個極其變態的程度,而如果在太平天國時期找一個分疆大臣棄城而走的例子,那莫過於咸豐十年兩江總督、太子少保何桂清棄守常州。

當時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乘勝多路進擊何桂清坐鎮的常州,而何桂清的多年知交浙江巡撫王有齡遞書告戒何桂清勿逃離常州:“事棘時危,身為大臣,萬目睽睽,視以動止。一舉足則人心瓦解矣。”

當時江南大營已經到了崩潰邊緣,缺餉少糧,全線潰敗,大頭羊張國樑戰死,和春逃奔常州,布政使薛煥、總理糧臺查文經等猜到何桂意的心意,紛紛建議何桂清棄常州城而走,儲存實力退駐蘇州籌餉,以圖再戰,何桂清心領神會,託言軍事已交和春,自赴蘇州籌餉,出走時隨從打死跪留的常州士紳十餘人方脫身,和春也退至蘇州自殺。

只是何桂清想保全自己的如意算盤沒有打成,何桂清到達蘇州時,江蘇巡撫徐有壬拒絕開門,甚至還彈劾何“棄城喪師”,何桂清進不了蘇州,只能逃進上海租界。

何桂清這一跑,不但常州被太平軍攻陷,接下去蘇州也被太平軍攻陷,江蘇巡撫徐有壬巷戰被殺殉節,遺疏再彈劾何桂清多條罪狀,雖然這不是他的責任,而是江南大營被李秀成擊破的必然結果,但是還是以“統領十萬大軍竟棄城潛逃,導致常州、常熟、蘇州皆失守”,咸豐下詔革職逮捕送北京審訊,只因咸豐帝接下去避難熱河,此案擱置兩年。

其間何桂清這個小團體的骨幹四處奔走,企圖保得他一命,而其時朝議紛紛,各執已見,慈禧太后認為“何桂清曾任一品大員,用刑宜慎,如有疑義,不妨各陳所見”,在這時候,與何桂清宿有深仇的曾國藩從背後給了致命一刀,“疆吏以城守為大節,不當以僚屬一言為進止;大臣以心跡罪狀,不必以公稟有無為權衡”,最後何桂清只能在菜市口摻被棄市。

雖然這是另一時空的故事,但是在這個時空仍然有效,陳世忠仍然在城下苦苦相求:“我黃岩鎮是水師,守不住這黃岩畢竟有情有可願,請張府千萬開恩,讓我入城吧!你我兵合一處,臨海攻守則更有把握!”

雖然經過了虹軍截殺,但是跟著陳世忠逃到臨海城下的兵勇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