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了!”
“請大家放心,三萬精兵指日可到,必能破賊於瑞安城下,到時候軍功保舉應有盡有!”
他們的嚷話給大家都吃了定心丸,看來瑞安城是保住了,但是也有了解內情的人小聲說道:“咱們府哪來三萬精兵,能調出一萬援兵便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事實也是如此,孫鏘鳴見到他們第一句就問道:“運司、道臺派了多少援兵來救援我們瑞安,不要說三萬精兵,那隻能騙騙那些無敵小民!”
這些輕騎一面跪在地上,一面向孫鏘鳴和在座的諸位大員回報:“孫翰林,知縣大人,副將大人,此次救援瑞安,運司親自統兵,鎮臺和府臺都親臨其陣,只留道臺在府城留守!”
這個豪華陣容就知道慶廉下了多大的決心:“此次援軍共有三千七百兵勇,其中還有處州鎮剛剛派來的六百精銳,他們剛到府城就調來支援了!”
這差不多是慶廉可以搜刮出來的全部機動兵力,就現在而言,溫州鎮下轄的三個協,樂清協已經全軍盡沒,平陽協要反攻縣城,而瑞安協就在瑞安城內,一個兵丁都抽調不出來,同時又要在府城留駐守兵,慶廉能拼湊出三千七百兵勇,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他之所以寧願犧牲府城的城防,抽調這麼多援兵出來,關健就是總兵葉炳忠的勸告。
此前溫州鎮兩批大兵渡江都被紅巾軍擊破,損傷極大,葉炳忠總結出來的經驗便是:“敵眾我寡,賊兵太多,我兵太少,非有大兵結陣不能破賊!”
根據他的說法,池建功的七百兵勇明明佔了上風,但是紅巾軍前後繼進,前後衝擊十數回,每回都投入兵力兩三千人,最後導致了失敗,而磐石寨賊兵更眾,更在清軍衝上寨牆之際,以真長毛數百統帶新附紅巾賊萬餘在背後殺出,導致大兵潰北。
正是因為這樣的經驗,慶廉才調了三千七百兵勇:“我兵與賊兵交戰,賊縱然衝跨我一營一隊,仍不致全軍皆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