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他們的日子都不好過。如果能讓你閒置幾年,把指揮使這個位置交給朱宸那樣的人做,等幾年之後你再出來時,整個錦衣就廢了。到時候裁或不裁,都是一個樣子,反正奈何不了他們。”
事實上不獨是錦衣衛,包括楊記也是一樣,這種商鋪的運做,也是依託於強大的權力護身。如果楊承祖真被罷了官,或是被收了實權,那麼這麼大的商鋪,名義上就沒了可靠的靠山,局面就維持不住。會有很多人出來對楊記進行打壓,攻擊,然後就是拆分,在其巨大的屍骸上分一杯羹以自肥。
楊記的那些福利手段將被停止,糧食保障之類的措施,也將徹底廢除,糧價又會變回以前。之前楊記聚集的人氣,因為這種信用的破產,也會消耗殆盡。即便未來楊承祖東山再起,有了這個前車之鑑,楊記也沒法再開起來。
嘉靖嘆了口氣“朕其實有點不明白,那些夫子說起道理來一套一套,值經筵的時候,為朕講聖人之道,也能侃侃而談,恨不得讓朕成為一個聖人。可是結果呢?現在楊記出來了,京師的糧價降了三分之二,連帶著,其他的商品也在降價。他們當朕不知道,皇姐是經常出去買東西的,她什麼不知道?這是好事啊,東西便宜了,老百姓可以吃上飯了,農民安心的在家種田,城裡的流民少了,沒人想著一定要活下去,然後起來造反了,他們反倒不高興了。說好的聖人呢?不是說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麼?”
“因為在他們眼裡,這些人不是民啊。”楊承祖隨口丟下一個肉卷,放肆的大嚼“並不是所有兩條腿走路會說話會喘氣的,都被他們當做民看的。這幫人說的愛民,也不是愛那些種田的,無業的,更不是食宿無著要造反的。他們說糧賤傷農,事實上,楊記的糧食收購價,就是比照正常時節定的。災年的時候,市面上米貴如珠,那些農人的糧價,其實是不漲的。只是在賣出來的時候,加了錢,種田的人並不是到了災年收入就高,相反倒是會餓死。等到了豐年,糧食打的多了,收米時,是會降價的,最後反倒是糧食種的多,收入倒下去了。楊記的糧食統購統銷,不求利益,砸了他們手裡的飯碗,他們自然要恨我,要將我千刀萬剮。”
第九百二十六章君臣(下)
嘉靖在安陸時,就參與了王府的管理,對於庶務並不陌生。興王府也是有佃戶的,對於糧食的收購、銷售,他都清楚的很。楊承祖說的這些,算是經營的常態,嘉靖也表示認同。
“是啊,糧食統購統銷,保證農人安心種田,就有固定的收成,大多數人就能安心的在地裡幹活。到了災年,也能吃上飯,就不會有石金梁那種人起來造反,這天下,才能安定。可惜朝內,像大哥這種明白人,太少了。”
“萬歲過獎了。朝內諸公,讀的是聖賢書,滿腹經綸,還有的在地方做過親民官,論才幹、見識、手段,我騎馬也趕不上。可是他們不想這麼做,因為這樣一來,他們自己就受損失。糧食價格穩定了,他們沒辦法收別人的地,也就不能擴大家業。農人安心種田了,流民一少,僱傭奴僕和工人的開支就會提高,像是東南地方,多用僱工,這些僱工大多是失地農夫,現在農人在種田,他們就僱不到工人了。糧食的價格下去了,他們的俸祿就等於變相縮水了。還有家族的利益、同鄉的利益,各種利益攀扯下來,他們也就變成了敵人。真正肯跟臣站在一起的,總歸太少。所以臣才要想方法開海貿,第一步,是把糧價降下來,第二步,就是把蛋糕做大一些。等到大多數人可以得利,那些糧食、土地之類的,希望他們會看淡一點,我們的事才好做。”
說起海貿的事,嘉靖也頗為興奮“大哥,佛郎機使者朕看到了,那個約,過幾天就跟他們簽了。還有倭國的使者。聽說是細川家的一個什麼什麼重臣,倭國的天子被權臣架空,權臣又被手下的權臣架空,這樣下去,朕看用不了多久,倭國就會大亂。我們的生意有的做沒的做啊?”
“亂點好啊,他們亂起來,我們就省心了。以鄰為壑隔岸觀火,是個很好的私人品德。鄰國越亂,我們的安全就越高,再說打仗說到底是打錢,他們和咱們做貿易,有錢賺。打仗,不會影響經商的。”
“那佛郎機呢?聽大臣說,滿剌加扼南洋咽喉,所有南洋進貢夷船,都要經過滿剌加。如今佛郎機控制滿剌加,就絕了南洋諸國朝貢之路,這段日子很多人在建議打一仗,金獻民新當了兵部尚書,似乎也野心勃勃的想要開戰。可是隻有大哥你是跟佛人見過陣的,你覺得能打不能打?”
大明的官員,眼下還是有能力和水平的,無非就是態度和思想。當他們真的想打時,資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