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交給我們處理吧。什麼荷蘭人啊,葡萄牙人啊,朝鮮人啊都不會再來麻煩幕府了。”龔紫軒在仔細核對了和約發現準確無誤後滿意的說道。原來由於朝鮮水師封鎖了對馬海峽明軍便趁此機會向幕府租借了對馬島並要求在長崎和下關設立補給點為艦隊進行補給。酒井忠勝和他的幕僚思量一番後均覺得這不失為一次借刀殺人的機會。便爽快的答應了明軍的要求。
但酒井忠勝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借卻讓長崎和下關在不久之後成為了明軍海軍的永久軍事基地。當然此刻酒井忠勝還在為自己的借刀殺人之計得意不已。卻見他再一次鞠躬道:“那一切就拜託了上國了。”
“酒井大人客氣了。但願兩國日後能象這份和約所說的那樣永世友好。”朱舜水起身回禮道。
1647年十月初三,在明軍第二艦隊旗艦致遠號上中倭兩國代表簽定了《中日友好親善條約》,又名《江戶條約》。該條約規定倭國開放長崎、清水、下田、箱館、下關五口通商。允許明國香江商會在以上五個口岸設立商務館。另由香江商會出面與倭國合作建立“東亞公司”共同開發倭國礦業、伐木業、生絲業等等產業。並由“東亞公司”作為倭國幕府的全權代理負責經營以上開放的五個口岸。另租借對馬島作為明軍海軍的軍事地基以便明軍維護朝鮮海峽的和平與安寧。並允許明軍戰艦在長崎和對馬兩港進行必要的補給。
之後在明軍的調停下倭國幕府又與英國簽定了《日英江戶條約》;與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別簽定了《日葡長崎條約》和《日西福江條約》。而1647年十月初三也被倭人定為了“開國日”加以紀念。為此倭人還在原來天守閣的廢墟上建起了一所天守神社以紀念這次意義非凡的開國經歷。
第十五節 本相
當明軍的艦隊用火槍大炮敲開倭國國門時遠在大陸的本土卻出現了少有的平靜氣氛。從6月底到11月初明軍和清軍隔著黃河停火了整整五個月。其間雙方雖然有過幾次小的衝突但始終沒有打破開封之戰後兩軍定下的大致格局。另一邊肆虐於河南兩淮等地的洪水也在6月間漸漸退去了。但災後的重建卻要花上數個月甚至半年的時間才能真正恢復。好在這次朝廷救災資金充足反應又快才沒有出現往年水災過後饑荒遍野、瘟疫肆虐的慘況。加之江南和湖廣地區經過了三年的休身養息終於迎來了第一輪農業豐收年。一時間長江以南的眾多地區倒是也出現了一片安居樂業的太平景象。
此刻站在南京碼頭上的符曉勤正是被眼前繁華而又壯麗的京城所折服,覺得這便是太平盛世的景象。有些激動的他一想起自己兩年前的種種遭遇不禁感慨萬分。原來那日他與魯譽被送去石柱義莊後才發現那黃阿爹確實沒有欺騙他們。義莊只不過是由朝廷用來收留難民用的臨時居所。於是在義莊安心待了二、三個月的符曉勤和魯譽不久就聯絡上了魯譽在石柱的一個遠房親戚。之後兩人便在那親戚的莊子裡借住了下來。期間他和魯譽這才陸陸續續的打聽到了一些關於朝廷的零星訊息。知道了肆虐中原的李闖已經被朝廷剿滅了,國都南京開了一次什麼國會,朝廷的大軍正在河南與清兵對峙等等之類的事件。一想到自己在四川逃亡的日子裡中原竟然發生如此多的鉅變兩個書生不禁唏噓不已。好在一切都還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的兩人倒也樂觀的慶祝了一番自己的劫後餘生。
唯一讓符曉勤覺得有些惋惜的是隆武朝的第一次科舉考試已經在他們離開石柱義莊時結束了。錯過了如此盛事讓他鬱悶不已。只要是讀書人誰不想赴京趕考金榜提名呢。更何況是如今風雲變幻的時代,若是真能一朝中榜入朝為官自己定能為朝廷效力好好闖出一番事業來。抱著如此雄心壯志的符曉勤決定參加隆武四年的科舉。在此之前他必須提前一年抵達京城做好準備。原本他是想要同魯譽一同上京赴考的。怎奈魯譽經歷了上次在大西的遭遇後對功名一事已經看得很淡了。他打算就此留在四川遊學不再謀求功名。於是符曉勤只好問魯譽的親戚借了些盤纏揮類告別了自己的好友踏上了漫長的趕考之路。
符曉勤一想到自己即將邁出通向仕途的第一步他不由挺直了腰板昂起了頭。可就在這時一個油滑的童聲打斷了符曉勤的思緒,只聽對方操著南京口音的官話叫賣道:“賣報,賣報。這位公子買份報紙吧。有新出的《聯合早報》、《香江評論》、《金陵新聞》、《東林時論》、《雲間雜感》……”
看著那報童手中花花綠綠的報紙符曉勤再次在心中發出了由衷的讚歎。除了《聯合早報》在四川見過外他還未同時在一處看到過如此多的報紙雜誌來。京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