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2 / 4)

小說:命運的抉擇 作者:抵制日貨

嫌疑。最好改個稱謂以求避嫌。孫露覺得也有道理至少可以堵住那些老臣唧唧歪歪的嘴。叫什麼無所謂,反正舊瓶裝新酒。於是在史可法等老臣的建議下兵部最後決定還是用以前監軍的稱謂。並在兵部下屬建立監軍府專司軍隊的紀律與賞罰。監軍軍銜雖然不高,但除了擁有以前政委的職權外如今還直轄著部隊中的督戰隊以及憲兵。可以說是一個讓所有軍官既敬畏又害怕的職位。

不過黃履嘉的建議確實讓王興感到感慨頗深。開封城至今沒有被攻破固然有清軍頑強抵抗的原因。但更多的問題其實是來自於明軍的自身。裝備了火器的明軍在戰鬥力上確實比以前增強了不少。可是相對應的部隊對火器的依賴也越來越嚴重起來。以前或許還感受不到。但這次連續的大雨去將這種新問題完全暴露了出來。難道這就是首相大人所說的唯武器論。沒有先進武器是要吃虧的。可是太過依賴先進武器同樣也是要吃虧的。王興直到現在才明白這兩句話的意義。想到這兒王興那出了另一份紅色封面的冊子正色道:“劉監軍所言即是,無論有沒有火箭,無論有沒有火器我們都要拿下開封城。別說下雨了就算是下刀子我們也要攻城。這是情報處傳來的最新訊息。黃河對岸的韃子又要蠢蠢欲動了。這次我們絕不能讓他們得逞。一定要好好來個關門打狗!”

第四十八節 開封之戰(二)

自從清軍在朱仙鎮潰敗後,開封城中的鞏阿岱部就象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焦急的期盼著黃河以北救兵的到來。說實話連鞏阿岱自己很難相信開封城竟能堅持到現在。這都要感謝老天爺連續一個多月都普降大雨。不可否認自從兩淮之戰後明軍作戰便越來越依賴起火器來。然而鞏阿岱心裡清楚無論這雨怎麼下總會有放晴的一天的。而明軍也不會真的愚蠢到一下雨就停止進攻。相反的從這些日子開封城外明軍的活動來看久經沙場的鞏阿岱已然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再說連日來的大雨雖然使得明軍攻城的步伐連連失利。但開封城裡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十來天的陰雨使得城中的街道上滿地泥濘積滿了臭水。街上行人稀少冷冷清清的簡直不象人間似的。開封城地勢較低一旁的黃河河床遠遠高於城池。因此也有懸河之稱。提早到來的大雨對開封城來說也是很危險的。

一想起自己腳下的城池歷史上曾不止一次被黃河淹沒鞏阿岱不由擔心的向自己身後的一個漢官問道:“劉大人,這連日的大雨黃河水不會暴漲吧。若是城外明軍乘機掘堤淹城可如何是好啊?”

那漢官聽鞏阿岱這麼一問眼珠子不由一轉低聲下氣的回道:“將軍放心,這開封城外有一道羊馬牆,大水碰著羊馬牆,水勢已經緩和了,加上開封城基有五丈厚,不要說大水在幾天內會流過去,縱然長久泡也泡不塌。反而是這明軍在城外必然遭水淹。若是明軍就此支援不下退兵。那北岸官兵就可以用糧食接濟城中了。再說如今乃是四月離黃河的汛期還差些時日呢。這黃河水枯,就算是掘開了河堤,水勢仍然十分平緩。”

“劉大人,此言差矣。那李自成當年也不是掘堤放水淹了開封城嘛。可見萬一黃水來得很猛,漫過城牆。這開封城也就危險了。凡事都要多從壞處著想。”這次介面的是正黃旗大臣鄂必隆。那劉大人被鄂必隆這麼一駁尷尬的一楞連忙唯唯諾諾的回應道:“將軍說的是。小的該死,小的該死。”

鞏阿岱可沒在意鄂必隆說了些什麼。到是那劉大人的一句用糧食接濟城中讓他想到了城中的糧草問題。雖然這幾日耿繼茂成功的伏擊了明軍的輜重。但他帶回來的那點糧草對偌大個開封城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眼看著日漸稀少的糧草鞏阿岱的心情也跟著沉重起來。沒了糧草就算老天爺再幫忙這開封城也堅持不了幾日。唯今之計也只有指望黃河北岸的滿達海部和勒克德渾部能早日渡河支援開封了。一想到黃河北岸的援軍鞏阿岱臉上有泛起了一絲希望。只見他側頭向一旁的鄂必隆詢問道:“多羅親王和順承郡王的人馬不知準備得如何了?”

“將軍放心。王爺的人馬初十便已經到達了陳橋。這不是已經先派一營渡河,在柳園渡立下營寨了嘛。王爺有令只要一見柳園渡有火光開封城就立刻派兵勇出城接應。雙方會師一舉打通從河南岸到開封北門的通道,運糧食接濟城中。有了糧草這開封城定能再堅持個各把個月。到時候攝政王的大軍一到還怕解不了圍。”鄂必隆擺了擺手自信的說道。

“是,是。這全靠王爺的神機妙算啊。不過,在大軍未過河前還是小心點為妙啊。”鞏阿岱尷尬的一笑回應道。他雖然相信滿達海一定會派兵渡河。但卻不相信多爾袞真的會保開封城。經過了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