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神人轉世,要重光大漢,復我漢統。”那些低階的魏軍士兵三三兩兩地交談著,這些從北地傳來的傳言,一個個都是臉上露出驚懼之色。
這個時代,普通人本就崇信佛道,如今道門等於大半都投靠了郭孝恪,自然是大舉為郭孝恪造勢,而郭孝恪雖有抑佛之舉,但是也沒做得太過分,天台宗等佛門的高僧亦是不敢得罪郭孝恪這位手握雄兵的天命之主,亦是主動為郭孝恪造勢,希望能以此扭轉佛門落戶於道門的頹勢。
於是自郭孝恪登基後,當日早就得到的傳國望出現,便出現了若干個神異說法,而這天降黑龍,口銜傳國望成了行走四方的上清派道士和那些雲遊僧口中最為統一的說法,那些魏軍將士也是在民間聽說了這些說法,只不過現在隨著單雄信這軍中第一悍將和前鋒精銳的全軍覆沒,這種說法在他們心中的分量便越來越重。
歷史上,王世充擊敗李密,便是假借鬼神,最後士氣大振擊敗了李密,讓李密從此退出了爭霸天下的舞臺,而現在李密軍中,“天命在漢。的說法不知不覺間已經為士兵們相信。
“當年曹魏篡漢,如今皇上建國號為魏,乃是果報到了,我們必不是漢軍對手,我聽說連洛陽都已經給漢軍打下了。”漢軍攻下洛陽之事,雖然被李密封鎖了訊息,但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此時魏軍幾乎人人怯戰,這事情便也風傳開來了。
李密悄悄地在軍營裡聽那些普通士兵的交談,卻是想不到士氣竟然已經低落到了這個地步,就靠這樣兵無鬥志的軍隊和漢軍打,恐怕用不了漢軍幾次衝鋒,就自行崩潰了。
“我聽說漢王登基稱帝,說是要重光大漢,復我漢統。”突然一陣士兵的交談聲,讓李密停住了腳步,郭孝恪重光大漢,光復漢統之事他亦有所耳聞,似乎是藉此攻擊關隴世族和鮮卑貴族曾經互相通婚,血統為胡漢雜種,不配為中國之主。
“皇上亦是關隴中人,莫非亦是胡人,老天也容不得。”聽到這句話,李密勃然色變,他雖是關隴中人,但卻是正統的漢人,不像李淵。祖上和鮮卑貴族通婚。 李密身邊,兩個親兵俱是要拔刀,要去拿下那口出妄言計程車兵,卻被臉色鐵青的李密攔下了,“此乃天意,罷了。”李密像是一下子蒼老了十歲般,郭孝恪心思狠毒,這等流言幾乎是將關隴中人逼到了天下漢人的對立面上,還有那些山東高門素來和關隴門閥對立,以前就算被關隴門閥一直壓制,都常謂關隴貴族和鮮卑人通婚,皆為雜種,不配為中華正朔,如今郭孝恪這般強勢,正遂了他們的願,他軍中不少亦是山東世家子弟,他的大勢已經去了,和郭孝恪死戰也不過是困獸猶鬥。
正文 第三百十六章戰滎陽(五)
更新時間:2010…12…15 0:17:53 本章字數:4287
大營。郭孝恪看著李密派人送來的密信,眉頭緊鎖點地唬小到李密居然想要投降。
“這個李密,簡直就是個懦夫。”在郭孝恪將李密的密信傳閱眾將之後,劉弘基第一個罵道,而尉遲恭亦是在旁罵了一聲,那單雄信居然奉此人為主,簡直是白死了。
“李密雖有梟雄之姿,可終究沒有霸主之器郭孝恪自語道然後抬起頭道,“不過他雖來信欲降,卻未必就是真的,很可能是詐降
“皇上之言有理,李密向來狡猾,此舉必是詐降。”張須陀和李密有仇隙,曾經在李密手上吃過幾次虧,卻是對李密極為不信任。
“李密若真地降了,我軍可以兵不血刃地佔據整個中原。”秦瓊卻是在旁道,他的話一出,劉弘基亦是有些附和的意思。
“不管李密是真降還假降,便去會會他又如何。”郭孝恪笑了起來,他如今是以勢壓人,也不怕李密能搞出什麼鬼來。
見郭孝恪做了決斷,眾人也都自是連聲遵稟,沒人有異議,如今洛陽城已下,裴仁基的大軍能夠保持他們的糧道通暢,也不怕李密還能有什麼詭計。
第二天,漢軍拔營繼續朝前穩健地推進著,而這時已經感到杜伏威駐地的李密已是下令士兵修建大營,同時加固營壘,擺出了堅守的架勢。
李密雖然有了投降之念,亦是寫了信給郭孝恪,但是卻並非真心實意,心中亦是有詐降念頭,然後出其不意攻擊漢軍。
杜伏威並不知道李密心裡想法,還當李密真地打算和漢軍死戰,不過他自己心裡也是有了幾分退意,仗打到這份上,漢軍的強悍一覽無遺。他有時候覺得和漢軍在野戰決勝負,實在是一件最愚蠢的事情。
“如今哥過一個多月,天氣便會入冬,到時不利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