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3 / 4)

小說:權臣嬌娘 作者:賴賴

身旁的程垚也是難得釋然一笑,“可不是麼,我痴長你們幾歲,還是已經成家的,不照樣也只能對桌長嘆一聲,然後胡謅一篇生搬硬套的文章出來。”

他們正聊著天,遠處被眾人圍在中心的白仁水,他是白家嫡長子,白家可是讀書人心中最清貴的家族,即便是在這些文采濟濟的人才中,仰慕白仁水的也不在少數。他儒雅笑著,朝眾人拱拱手,說了句失陪,就徑直往覃九寒三人走過來。

“覃賢弟。”白仁水率先打招呼,然後道,“賢弟這回可是成竹在胸。方才在殿內,我瞧著賢弟可是揮灑自如。”

白仁水是這回會試的會元,同時也是這一次殿試狀元人選的大熱門。其一,他的確文采斐然,百年世家的底蘊和薰陶,不是寒門子弟能比的。其二麼……

覃九寒低頭理了理袖角,面上沒什麼表情。梁帝有愧於白家,白家主動退讓,做君主的自然也要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還白家一個狀元家主。

他的推測向來很準,這是由於他和梁帝相交多年,比起揣測聖心,連宮中幾個明爭暗鬥的皇子都比不過他。

一個時辰的功夫,門口伺候著的小黃門就急匆匆進來了,恭恭敬敬便貢士們請到了保和殿內。殿內還有三位皇子、丞相胡宗以及一眾官員。

眾人站定,便聽外頭一聲尖利的“聖上駕到”,眾人行跪拜禮,明黃色的身影一晃而過,隨之而來的是一聲,“眾卿平身”。

眾人起身,此時殿內大半地方都被今科貢士佔了,而胡宗和一眾官員們,明明資歷更老,卻主動站在兩邊的角落裡。

梁帝坐在上首,說了幾句“國之棟樑、朕心甚慰”的話,就有小黃門將方才幾位大人推選出的前十佳卷呈了上去。

梁帝親自翻閱了一遍,然後執硃筆寫下狀元之名,然後略作停頓,朝旁邊的太監耳語了幾句,把方才心裡的探花和榜眼換了次序。

一甲三人已定,二甲四十五名也略看了幾眼,至於後頭的三甲名額,梁帝卻是連看都沒看了。

太監很快捧著明黃卷宗,開始高聲唱名。結果果然不出覃九寒所料,狀元果真是白仁水,而榜眼則是一位四十有五的中年人。

白仁水本就是狀元的大熱門,眾人也有心理準備,至於榜眼的那位,也是素有才名的儒士了,只是運道不大好,人到中年才中了進士。但當唱到探花乃錦州浮山覃九寒的時候,眾人都心下納悶,這是哪裡來的黑馬,竟然爆了冷門。

等到看到覃九寒出列時,一甲三名並列而站,眾人又都恍然大悟了,探花的文采雖然還不清楚,但長相倒是極為清俊,一襲青色長袍,長身而立,還真有點君子如玉如切如磋的意味。

覃九寒倒是平靜得很,他對自己這個探花之位,雖然不能說是瞭然於胸,但也猜到了幾分。本來前三甲,說到底就是看誰更合君主心意。殿試的第一題,就是看的誰能猜得透皇帝的意圖。而這意圖,恰恰是朝中一件眾人不敢提的事情,——立太子。

梁帝膝下有四子,進入朝臣視野的,只有三子。

大皇子乃寵妃出身,又溫潤如玉,文治武功都不錯,頗受盛寵,但其母雖是貴妃,是梁帝心尖尖上的人,卻也是實打實的妾,在皇后面前是要執妾禮的。

二皇子則出身要顯赫得多了,皇后所生,梁帝嫡子,背後有國公府,但不知什麼原因,梁帝卻不怎麼喜歡這個嫡子。本來二皇子是嫡子,是正統的太子,但朝臣上奏立太子,卻立即被梁帝叱責一番,甚至勃然大怒,說出了“要效仿先祖立賢不立嫡”的話來。

至於三皇子,倒是不那麼顯眼。母妃是德嬪,生了皇子才晉了位份,但既沒皇后的正宮之位,也不似宜貴妃那般受寵,梁帝也是偶爾想到這個三兒子,倒也不曾叱責過。而且,三皇子大概是受了母妃的影響,頗有些不理俗事的感覺。夾在兩位皇兄之中,誰也不得罪,誰也不親近。

至於四皇子,那還是個七八歲的孩子,自然沒他什麼事。

而梁帝心中的太子人選,自然是他最寵愛的兒子——大皇子了,否則也不比如此替他鋪臺階了。

殿試結果公佈後,一甲三人殿試的策論也隨之公開,供全天下讀書人拜讀。而引起轟動的,卻不是白家嫡長子的那篇“帝王之臨馭宇內,立紀綱,馳法度”,卻是探花郎的文章。

覃九寒在文章中,以某郡王爺的事蹟展開,另闢蹊徑,雖抨擊惡婦,但立足點卻在於家宅朝野之安寧,在於有主。他借古談今,從堯舜禹的禪讓制到商周的嫡長子繼承,鞭辟入裡,引人深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