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2 / 4)

小說:權臣嬌娘 作者:賴賴

應了。

梁帝看得好笑,扶額,太子極有眼色,忙上去扶他,卻聽他道,“你也真是荒唐,太子就是太子,怎麼能想著去太廟給朕祈福呢?這是誰給你出的主意,朕要好好訓一訓這人!”

太子心頭一凜,隨即若無其事賣乖道,“父皇若是要罰,便罰兒臣吧。兒臣想著,外人祈福哪裡比得上血親,我幼時高燒不退,也是母妃在菩薩跟前跪了一夜,我才安然無恙的。可見,骨肉親情更能感動上蒼,降福人間。”

“再說了,”太子又小聲嘟囔,“誰知道那些外人給父皇您祈福的時候,是不是真心念著父皇您的安慰呢!當然是兒子們來的誠心。”

梁帝聞言倒是一愣,隨即擺擺手道,“罷了,你也是一片孝心。只是,你到底是太子,朕要靜養,朝中只能託付給你,至於太廟祈福的事情,還是交給你二弟吧。”

梁喻心頭一喜,但面上倒是不顯,也不知是受了誰的點撥,竟然能如此沉得住氣,還頗有條理分析道,“兒臣瞧著三弟是真正的赤子之心,待父皇您是天地可鑑,孝順有加,倒不如讓三弟去吧。二弟的性子,到底是稍微有些……”

梁喻把話說到一半,便不繼續往下說了,梁帝聽了也是一愣,然後打量了太子的神色,發現他確實是真心的,才點頭應下,“那便讓玢兒一道去吧。兄弟二人也好有個照應。”

第198章 。。。

謙王和三皇子梁玢都被一道聖旨遣去太廟; 替皇帝祈福,太子一人獨大,一時之間; 朝中倒是安寧了許多。

梁玢從禮部離開; 然而禮部不可一日無人主持; 尤其是最近,正是梁朝眾多屬國來朝拜的日子,覃九寒便又被一道聖旨請回了禮部。

這倒全然在覃九寒的意料之中。

說起來,太子被先前梁帝厭棄那一遭事嚇得草木皆兵,對原來陣營中猶豫不決或者乾脆倒戈的官員著實不敢委以重任了; 琢磨來琢磨去; 倒是又把剛好在這一次意外中替他背鍋的覃九寒給提了起來。

覃九寒重回禮部; 復又忙碌起來; 屬國朝拜乃是大事,作為禮部尚書,他做好了,是在其位謀其政; 但若是出了紕漏; 那便成了翫忽職守,不堪重用了。

好在他前世這活沒少幹; 尤其是後來大皇子和二皇子爭的不可開交的時候; 更是他帶著禮部一手操辦,照樣將差事辦的漂漂亮亮,順順利利的。

就在禮部忙於接待屬國的時候; 邊疆卻是又出了亂子。

六月份月初時候,北疆忽然起了兵戈之事,但僅僅只是些小摩擦,連戰役都算不上。摺子遞到京中的時候,滿朝文武沒一個將這事放在心上的,北疆由楚家軍鎮守多年,頗有些圈地為王的感覺,然而梁帝這般好大喜功的人,也沒說過要將楚家軍召回,可見楚家軍在北疆是多麼有震懾力。

故而摺子遞上來,內閣閣老看了一眼,沒當回事,轉手就往送給太子的那堆摺子裡一塞,等到了太子手裡,他就更不放在心上了。這麼多年,除了當初楚獵之父楚老將軍逝世的時候,便是前些年覃九寒在青州府那次有些小騷亂,但也是即可便解了北疆之困,現在不過是小摩擦,太子自然不把這當一回事。

臨到九月份的時候,正是天氣由最炎熱轉向涼爽的時節,京中正是吃九月蟹的時候,禮部也正好將屬國的使臣全都安安穩穩送出國,往後再出什麼事,就與梁朝再無瓜葛了。

中旬,大抵是謙王同三皇子在太廟祈福誠心,或是太醫醫術精湛,病了許久的梁帝還真就有了好轉,又精神奕奕出現在早朝之上,雖然比起發病前明顯蒼老了些,但是精神頭卻是真的很不錯。

祈福有功的謙王和三皇子梁玢,自然而然被從太廟召回來了,還因此得了梁帝的青睞,連對著素來不喜的次子謙王也難得有了好臉色,甚至還許諾允他在京中多留一段時間,連讓他去看望廢后的事情都鬆了口。

太子是萬萬沒想到,自己將謙王坑進了太廟,卻是機緣巧合給他幫了忙,懊惱不已,連帶著在殿內摔了好些瓶瓶罐罐。

若是從前,他或許不會如此沉不住氣,畢竟是皇宮中人,演個孝子賢孫、兄弟和睦,有何何難?但如今,他對謙王心懷芥蒂,偏生父皇還讓這逆臣一再滯留京中,簡直是在他肺管子上戳。

太子摔了好些瓶瓶罐罐,終是氣急敗壞說出了心裡話,“父皇年紀大了,到底是糊塗了!”

這話實在誅心,聽到的心腹太監都嚇得直磕頭,勸誡道,“殿下這話不能說啊!這話要是傳出去……”

太子冷冷一眼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