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殺人的人,那個帶頭殺人的,是蒙著臉的,不過他掉了東西在村子裡。我撿了回來,是一塊玉佩。我本來想說,卻一直忘記了。”
楚流煙拿了玉佩,去找藍鳳凰。藍鳳凰見到玉佩,臉色大變,於是,一切都明瞭了。這塊玉佩,竟然是易微嵐的。
藍鳳凰這才明白,從頭到尾,一切只是一個局而已,而設局害她的人,竟然是她的哥哥易微嵐。是易微嵐想盡辦法,讓她殺朱元璋的。如今,她終於明白了,可是已經晚了。於是,她交出瞭解藥。然後,自刎而死。
如今,在這個世界上,她已經沒有什麼留戀的了。連自己的親生哥哥都可以背叛自己,還有什麼人不會呢。
常遇春回來之後,得知藍鳳凰的死訊,悲痛萬分,可是事到如今,已經什麼都不能挽回了。
朱元璋服藥後,很快就好了起來。
接下來,朱元璋要做的,是選擇要對付誰的問題。他在營帳中,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
李善長對著朱元璋說道:“將軍,陳友諒勢力極大,而張士誠器具狹小,依我之見應該先易而後難,先攻下這個張士誠,收服了他的手下的兵馬,奪取了他的地盤,然後方可言及攻到陳友諒。”
劉伯溫站起來,指著圖上的江浙一地說道:“朱將軍請看,這江浙一帶,素來是魚米之鄉,膏腴之地,歷朝歷代這些地方都是東南賦稅的重要地方,微臣也是生於其間,長於其間,期間的利弊淵藪,微臣是很清楚的。倘若主公揮兵進剿張士誠,刻期奏功之後,定然能將這一片肥腴之地的好處都收歸自己所有,那麼到了那個時候,軍中的用度自然也就有了源源不斷的支援,兵糧足準之後,方可以於賊勢愈來愈大的張士誠一較高下。如果眼下和張士誠交戰,恐怕我軍的實力還是微有不濟的地方。而且軍隊就食於戰場周邊,沒有相應的糧草兵餉支援,也非久戰之計。”
徐達在一旁大搖其頭說道:“軍師的計策素來末將都是很佩服的,可是這一次我覺的我們非要在這兩個人之間選擇一個敵人的話,我覺得先要把陳友諒揍趴下才是一個好策略,陳友諒這個人素來喜歡生事,而且秉性喜歡占人的便宜,如果我們陳兵東南,與張士誠打在了一處,我可以肯定的說,這個死敵陳友諒定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肯定會在屁股後面搞出什麼花樣來的。如果陳友諒也來攻打我的後方,則兩個方面都會極為吃力,所以我反對先攻打張士誠,我覺得要打,就先將陳友諒給滅了,這樣子才能無後顧之憂。”
周德主說道:“徐將軍,你這話就不對了,打仗麼,當然是要照著兵法來,我等眼下並沒有足夠的力量剋制陳友諒,如果貿然與陳友諒開站,反而可能別成友諒拖死在戰線上,我同意軍師和李善長大人的意見,我覺的,柿子也要撿軟的先捏一捏,陳友諒這個柿子固然是很大,可是眼下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有些大有些硬,我們還沒有這個實力一下子把成友諒給滅了,不過張士誠可就不同了,以我們的實力對付張士誠已然是足夠了,所以我覺得如果要興師作戰的話,一定要先挑選這個張士誠。”
朱元璋聽得了這幾個人的意見,沉吟了半響對著曲流煙說道:“曲流煙,你的意見如何。”
曲流煙環顧了一眼屋子裡頭的總人說道:“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同意徐達將軍的意見,先行和陳友諒決戰。就是說先撇下弱小的張士誠,而先攻打強大的陳友諒。以我看來,張士誠的器小不堪造化,眼下只是專心於經營東南半壁,而沒有心思顧及其他的事情。如果不去攻打他,他也不會主動的請戰。陳友諒的特點是志驕,器小無遠見,志驕好生事。如果我進攻陳友諒,張士誠必然不會救他,而進攻張士誠,陳友諒就一定會動員全國兵力來救,我就要兩線作戰,到時就很難說。
爭霸天下 第四十三章:趁亂謀反
更新時間:2010…8…31 16:30:53 本章字數:2694
朱元璋對楚流煙的意見,深以為然。只不過陳友諒有龐大的水師在手,是朱元璋遠遠不及的。陳友諒又佔據湖北和江西等地,屬於長江上游,朱元璋所在的應天,是長江下游。要攻打陳友諒,必須要仰首而戰,這對朱元璋而言是很不利的。
李善長、劉伯溫所言,都符合情理,楚流煙、徐達的意見,在出奇制勝。經過深思熟慮後,朱元璋終於同意了楚流煙、徐達的意見,先攻打陳友諒。這時候,陳友諒已經在採石稱帝,國號漢,自稱為漢王。
朱元璋命徐達為主帥,常遇春為副帥,藍玉、湯和為左右先鋒,並率領傅友德、馮國勝、周德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