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凱的說法,那麼就表明他反對大明現在的社會形態,看來,胡漣凱是不厚道的給這位年輕人下了個小套子。
宋學仁聰明的話,完全可以避而不答,但他似乎並無一點顧慮,也是不曾多想便答道:“胡先生說的是世之真理,我當然贊同。”
在場的人們都是低噫了一聲,他們對宋學仁的勇氣頗為佩服,不少女生馬上投以崇拜的目光。但也有不少人嗤之以鼻,橫眉冷對。
胡漣凱也對這個年輕人不由得另眼相看,心裡頗為的欣賞,遂道:“漣凱就喜歡直率的人,年輕人就應該有這樣的氣勢。好吧,作為獎勵,你可以再問一個問題。”
宋學仁大為興奮,乾脆一躍跳上椅子,頓時高出眾人一截。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他醞釀了一番,高聲道:“我也不問為難先生的問題了,眾所周知現在的臺灣是訪效美利堅的制度,要知道美利堅是不存在皇帝的,那麼,假設臺灣的社會形態是適應世界潮流,那麼,胡先生將置我們大明偉大的皇帝陛下於何地呢?”
會場一片譁然。
胡漣凱也是頗感意外,怎料到大明的思想開放之風已發展到這般地步,竟然有學生在公眾場合公然說出這等“大逆不道”之詞。
胡漣凱這會可無法應對自如了,略一思索了一會,卻道:“這位同學多慮了,我相信,在大陸與臺灣之間,總會找到一個平衡點的。當然,這需要我們必須付出更卓越的智慧,不過我相信,兩岸離和平統一的日子,已經並不遙遠了。”
胡漣凱的話意味深長,而宋學仁的第二個問題,也引發了演講禮堂的不小騷動,組辦方只好提前結束了演講活動。
在結束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