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的逃跑是曾紀澤意料之中的事情,但他沒料到的是種種巧合匯聚在一起,使明軍頗為意外的擒獲了慈禧這條大魚。
當荷槍實彈的明軍,將這個滿臉晦氣的女人押解到他面前時,他的心中湧起無限的感慨。
這個女人,是末代滿清罪惡的總代表,是扼殺中國覺醒的子手,是將中國一步步推向衰落深淵的罪魁禍首。
這一刻,曾紀澤的腦海中湧上無數的詞來形容這個女人的罪行:投機竊權,蠻橫獨裁,驅使鷹犬,殘害大臣,阻礙變法,迫害科技,揮霍無度,暴斂百姓,假仁假義,毒如蛇蠍,芶安割地,喪權辱國……
曾紀澤還想起她那令世人為之羞恥的著名言論:
寧贈友邦,不予家奴。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今日令吾不歡者,吾料將令彼終生不歡。
曾紀澤又想起了那一個個不堪入目的條約和割無止境的國土: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割巴爾克什湖以東,以南萬平方公里。
1876年《伊犁條約》,霍爾果斯河以西7萬平方公里。
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
租借與俄國旅順、大連期限5年。
租借與法國廣州灣,期限99年。
租借與德國膠州灣,期限99年。
租借與英國威海衛,期限25年。
甲午一戰,數十年洋務辛苦毀於一旦。戊變,絕中國改良之路。宣戰於萬國,辛丑條約,幾使亡國滅種。
其之罪,罄竹難書,罵名千載,遺臭萬年,誰與爭鋒?
種種屈辱從心頭湧過,曾紀澤長出了一口氣,才抑制住內心的憤慨。他充滿殺機的目光死盯著眼前這個怯相畢露的女人,許久之後,他面無表情的問道:“你就是慈禧?”
慈禧強裝鎮定,昂首道:“哀家就是大清聖……”
啪!一個響亮耳光。
曾紀澤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