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3 / 4)

小說:揚帆大明 作者:冷如冰

的田產、房產等一併罰沒,要求在下一任開封知府到任後將大部分田產和房產分給當地百姓,在銀行的存款一律被凍結用於補繳稅收損失和當地百姓的補償。

鄭衛兩家的家奴全部遣散,沒有前科的私兵流放西伯利亞行省,五年內不得出省。有前科的移交衙門審訊後分別處以斬立決、配海外遇赦不赦等處罰。

馬明宇等開封知府衙門一批官員有功名的革去功名,降為庶民,永不錄用。

公告一出,開封全府沸騰,開封城內以及周邊的老百姓張燈結綵,齊贊皇上英明!開封府下屬的幾個州縣的衙門長官也盡數上書講述世家危害的同時向朝廷請罪。

朱顯波出於保護政權穩定的需要,對於各州縣長官只做罰俸和警告處理。畢竟他們大部分是形勢所迫,這些年來,自己將眼光瞄準海外的同時也忽略了國內很多事情。

鄭衛兩家的訊息迅傳回京城,朝中不少官員也大為震動,一部分是擔心自己老家的族人命運,一部分是擔心自己早些年收受賄賂,當然更多的是為皇上及時清理蛀蟲而高興。畢竟王承恩謀逆之事還歷歷在目,而鄭衛這樣的不良世家已經嚴重阻礙了國內經濟的展。

朱顯波回到京城後決定趁熱打鐵,任命華文羽為專線治理行動欽差,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一股查處地方黑惡勢力、黑惡世家的行動。

由於錦衣衛早就掌握了全國各行省大部分世家的情況,很快一些黑惡世家的罪行被昭告天下。當然他們的田產和房產,朱顯波也不敢全部納入國庫,而是就近分配給當地百姓。分配的原則也不論貧富,按人口分田地。房產則採取拍賣等手段所得銀元補助當地困難百姓和用於公共建設。

文武百官擔心的徹底剷除世家的情況並沒有出現,相反一些新近興起的,並沒有什麼惡行的,尤其是沒有家族子弟在朝廷為官的家族在這次行動中反而獲利。他們很多人都是從事工商貿易的商人或絲綢廠、陶瓷廠的小私營業主。不大攔在他們前門的大山沒有了,反而趁著機會購得了許多十分興旺的店鋪或宅院得以繼續展事業。

這其實也是朱顯波經過慎重考慮的,他要打壓的是那些封建社會的地主階級,尤其是權錢勾結興起的世家,他們如果做大甚至能夠威脅到朝廷的安危。

對於純純的這些年才興起的資本家或者中產階級是必須要加以保護的,他們是推動社會進步和加快經濟建設的頂樑柱。但是明確的一點就是官商不能有勾結,至少不能有直接的接觸。這就是和諧後世所說的國家公務或者各地方中高階官員不得出現在企業單位任職、掛職等等是一個道理。

經過近三個月的運動,全國共有五十六個鼎鼎有名的望族覆滅,他們的六百萬母良田得以重新分配主人,兩百多座宅院、四萬多間房屋被賤賣給當地無家可歸的老百姓或工商從業人員。當然他們存在銀行的兩百多萬銀元和價值數千萬的金銀玉器等被全收繳國庫。

而五十六個望族居然清理出三萬多私兵和六萬多家奴。這一點強有力的支援了朱顯波。因此這三萬多私兵的危害確實足以讓朝廷每個官員閉嘴。因為像河南、山東這些不靠近邊疆的行省,一個省的駐兵都不到三萬,少的才一萬不到。三萬私兵就是三個行省的兵力啊!

還有六萬家奴也是嚴重標,這些人大部分無官無爵,按規定每戶不得多於家奴兩百人。這些家族過數倍了,就算平均下來也比京城的一半一品大員家中的家僕還要多出數倍。

第367章 封爵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些世家或多或少的犯有各種惡行朱顯波要推行政他們就是絆腳石,所以必須被根除當然那些橫行州縣的小家族、小地主不在朱顯波的打擊之例朱顯波希望是透過殺猴警雞,然後透過制度讓他們從小地主向小資本家或者中產階級轉化

朱顯波後世為人的優勢在登基以後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自始自終朱顯波都沒有忘記階級鬥爭和保衛皇權,哪怕是天下太平單就這一點而言他已經越了唐宗宋祖,也越了秦皇漢武無論是李明德還是薛貞,又或者是王承恩之流永遠只是在萌芽狀態,每一次剷除異己,朱顯波的皇權就進一步得到鞏固

剷除世家也是如此,儘管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會出現比以前那些世家加龐大的家族,但大部分已經是脫了官僚勢力,或者說至少沒有長期和官僚勢力相勾結,儘管他們很有錢,但社會地位還是很低的

而掃蕩世家得來的財富,朱顯波很快又花了出去,大部分用於修建官道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對朝廷來說,官道所到之處,統治加穩固對於百姓來說,官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