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候,也順便化解下他的心結。這也是收買人心的手段,剛才朝堂之上他也許不是真心的,只是迫於太后及群臣壓力才如此表態,自己不能太小氣。
“皇上,只怕魏公公南邊那些人不肯助戰,如果趁機搗亂就更危險了。”李丞相還是看清楚了形勢,魏忠賢不會那麼快幫朱顯波的,“目前的情勢,不管輸贏,只怕他都要混水摸魚,皇上勝得了太后之後只怕很那再打贏魏忠賢那些人。因此皇上必須拉攏一方,並確保速勝。”
“恩,李將軍,城內守軍有多少。”朱顯波心中也沒多少底氣,但是為了皇位,為了女人,為了天下黎民百姓,趕鴨子上架也好,必須做好準備拼一拼了。
“不足三千,加上田指揮使的兩千錦衣衛也難做到速勝啊,還是讓微臣調東北軍回援。”李承宗有點沉不住了。
“靠得住嗎?有多少,有多遠?”
“離得東北邊關總共有十二萬軍馬,其中山海關騎兵三萬。雁門關步兩萬,中原河南湖北駐軍各有兩萬,陝甘守軍有五萬。再遠就是雲貴川和閩南了。”李承宗如數家珍,卻抓不著重點。陝西的不能動,起義軍正鬧得歡,只能看看山海關。
“山海關守將是誰?”朱顯波知道雁門關也不能撤。河南湖北也正鬧起義呢。
“袁崇煥。”還好,是個能人。
“讓他帶一萬騎兵回來,對外號稱三萬。”
“一萬夠嗎?”李明德有點懷疑,說實話他也不知道太后到底有大能量。
“不夠還有錦衣衛,直隸,河南山西山東的錦衣衛全部調回來,讓田去調人,王拓暫代指揮使。”朱顯波得防著城內。
臣三人的第一次合作倒是蠻愉快,一直商量到人困馬乏才相繼離去。朱顯波回到府中又召集劉三和張蕾三個美女商量,最後決定這些日子,劉三要寸步不離的跟著朱顯波了,三個美女的手槍也要隨身攜帶。
宮內禁軍和錦衣衛雖然還是效忠皇上,但京城上下確實是人心惶惶了,這也難怪,那次皇位更替會平安呢,只不過有些時候是暗流湧動,有時候時明刀明槍罷了。朱顯波等人必須面對的則是剛過暗河,又遇明卡。
李太后果然沒有就此罷休,其實如果她順坡下驢,太后還是她,因為紫鴛無心那些,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人,就像魏忠賢一樣。李太后也許是想當皇帝的兒子死,當姘頭的男人如果能繼續當皇上何其美哉。李太后一直就擔心信王奪權,沒想到時皇上寵愛有加的魏忠賢居然也幫信王,真是氣個半死。
朱顯波本來想尋求魏忠賢幫助,魏忠賢則閉門不見,靠這廝抵抗李太后是不可能了,這斯一下子心裡肯定過不了關,被朱顯波耍了這麼久居然沒發現一點徵兆,這次算是徹底的失敗。也顧不得是九千歲還是自己保的信王了,就是堅決不見,估計準備隔岸觀火,再來個坐收漁利。
按照部署,李承宗帶領三千禁軍,王拓帶領兩千錦衣衛都上了城牆,五千對一萬,守城,暫時還能頂幾天。李明德建議城內徵兵,朱顯波拒絕了,一是來不及,而是沒經過訓練的新人只能浪費彈藥和糧食,讓其組織城內百姓搞好支援。嚴防內賊和強盜趁火打劫,他管好城內治安也算是大功一件。
兩軍與高牆內外對決,這是朱顯波來到明朝的第一場真正的戰鬥,我不能輸,輸了一切就OVER了,而且不能損失過大,萬一魏忠賢反戈,城南那一萬五也不是吃素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朱顯波把張蕾三人也喊到了城牆上,讓他們子彈上膛。
站在高高的城朝外望去,一萬騎兵還真不少。旌旗飄展,大明的東營大軍啊,怎麼會被李太后控制了呢,這個李承宗。還是掌控能力不夠,不過這也怪不得人家,這朝廷的軍隊本來就皇家的,而李太后是皇上他娘,要安排些親信進去還不是易如反掌。
想到這裡,朱顯波覺得自己還是小看了太后,原本以為牽制住魏忠賢,再加上李承宗和王拓裡應外合,應該可以平安無事,也許是自己裝病給了李太后和魏忠賢太多太多的希望,事情才會鬧得這麼僵。
打,還必須速戰速決,朱顯波想起了擒賊先擒王之類,確實該用點兵法取勝了,不然讓全朝廷全軍小看了他朱顯波是個娃娃皇上就更加難辦了,這次是個機會,那麼死很多人也要藉機樹立自己的威信。也是打給城南魏忠賢部下看的,只有自己表現出強硬,加上超強的軍事才能行,或許能和魏忠賢講和。
王拓,劉三,李承宗,還好自己有幾個得力粉絲,朱顯波任何時候都不至於光桿司令。
第四十章 平定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