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諸葛亮又幫他斟茶:“文若的話我自盡知,知道文若知我心意,必然不會投靠天子。”
荀彧點了點頭:“我今日來,一則是與你交談甚歡,只恨相見恨晚。二則是來辭行的。”
“文若為何要走,何不多留幾日?”諸葛亮沒想到荀彧要走,急忙挽留。
雖然兩人理念不同,但是相談甚歡,諸葛亮已經視其為知己:“文若,你與我三日猶如三年。我所交之人,唯有元直與士元能與你相比。如今你走,恐怕日後不好相見,甚是可惜,何不多留一日?”
“聽說江東有異,我得快馬去見天子,不然天子身邊少人,有個差池,荀彧之過也。”
“如此…”諸葛亮也不好挽留,自己又不肯跟他走,還想把他留下,說什麼都是有些勉強的。如今劉辯有難,不得不放他走了。
“孔明,我有一言,不知當講否。”原本準備轉身離去的荀彧忽然扭過頭看著諸葛亮。
諸葛亮點了點頭:“文若但說無妨。”
第二百七十七章 諸葛啊 諸葛
“你我既然與朋友相交,我也不想瞞你。你的才識皆在我之上,但是卻有個毛病。你總想自我為大,用不得人,凡事喜歡親力親為,不假他人之手。如此一來,你欲成大功名,必然會找落魄之主,才可施盡畢生所學,以求名志。我主貴為天子,手下少兵而多將,集謀而焦善慮,你若前去,不過就是爭奪雞頭,功不顯著矣,所以你不肯投。只是你要知道,殺戮並不一定就是殘暴,撫民也不一定是仁義,切記,切記!”說完頭也不回,轉身就走。
“文若…”諸葛亮有些失落,但是卻也無法挽留。
不久,諸葛草廬內就人去樓空,諸葛亮不知所蹤。
而另一邊,荀攸已經與劉琮交好。今日劉琮正去見了劉表,準備請兵去救劉辯。
“琮兒,你要去救劉辯,這是為何?”劉表顯然有些不滿。
“父親,劉辯與我有同宗之情,如不去救,則父親被人恥笑。再者說了,劉辯曾經答應孩兒共同進退,也曾表示我勢大他勢小,但求我之後與他平分天下。他是嫡系,我是旁支?他分我天下,我受之無愧。如今我們荊州人才濟濟,兵強馬壯。天下之大,除了袁紹與孫堅,還有何人能與我們為敵。他劉辯有天子之威,我們有荊州之兵,相互配合,我與他兄弟之間可得天下。”
“天下如此好得?為何他要與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