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部分(2 / 4)

的存在,可以讓我們開發這個東西,少走很多彎路,減少投入,但是,這東西,以德國目前的國力,要單獨開發壓力很大。所以阿道夫元首在這裡拿出這份檔案,是想和蘇聯的同志共同開發這件超級武器。”

第383章三駕馬車

當德國方面主動向斯大林提出要共同開發原子彈後,斯大林臉色又好看了許多。

林漢繼續在斯大林面前遊說道:“我知道因為歷史的原因,現在蘇聯和德國的同志,彼此間都很擔心雙方會戰爭危機。但有了這東西,大家也就擁有了互相毀滅對方的能力,那樣的話,彼此間就會更加安全了。套用我們那個時代的話來說,正是核彈讓這個世界變得和平了!”

德國主動提出和蘇聯一起搞核彈,完全是林漢的緣故。

漢娜本來是將核彈作為對付蘇聯的最後的王牌,卻林漢的幾個質問說服了。

第一個問題是:德國現在的工業實力,三年之內,有能力造出多少枚核彈。

漢娜在問過專家後,給出的答案是一枚。

林漢和漢娜都嘗試過想仗著自己的微觀操控能力,以消耗信仰之力為代價,從鈾礦中提取製造原子彈所需的U235。但在試驗中兩人發現,付出信仰之力的消耗,恐怖得驚人,而提取出的U235則少得可憐,最終只得作罷。

而憑著工業和科技能力製造原子彈,哪怕是使用耗電量較少的鈽彈,需要電力也是海了去,消耗銅更是驚人。如果真這樣做,未來的幾年裡,德國軍備都受到嚴重的影響。

一枚廣島級別的原子彈,對一座城市的殺傷力,也就相當於一次千機大轟炸。對一支軍隊的威力,撐死也就能摧毀一個師的兵力。威懾力是有,但更大的是在發射架上而不是打出去。

林漢問的第二問題是,德國偷偷地搞原子彈,有可能完全保密,不讓外界知曉嗎?

答案是不可能。

製造核彈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工程,以美國人為例就動用了整整十萬人,牽扯了無數個部門,這種事根本不可能保密。

德國不比封閉式的蘇聯和中國,一旦德國開始製造原子彈,美國、蘇聯都會知曉,然後只會引發三國間的核武器研究大戰。雖然說愛因斯坦因為穿越者的關係至今留在了德國,但在美國開發原子彈一事上,他起的作用只是堅定了羅斯福總統的信心而已。即使這個位面羅斯福和奧本海默都死了,美國也因為德國的暗殺,損失了不少核專家。但只要美國人想造,他們還是能夠找到足夠多的核物理學家堆出原子彈的。

而蘇聯方面,歷史上即使有蘇德戰爭的干擾,蘇聯同樣也在秘密進行著核研究,只是戰爭的原因讓他們停止了這方面的步伐。但現在蘇德和平的情況下,德國進入原子彈研究和製造,蘇聯一定會得到訊息,然後也會緊跟著開始。

這樣,蘇德之間就會形成競爭,競爭的後果,就會加深彼此本就很嚴重的不信任感。

林漢問的第三個問題是德國準備在五年或十年內和蘇聯進行生死大戰嗎?

漢娜母女的回答都是:不願意。

她們兩人現在也承認,只要蘇德一開戰,不管勝負如何,第三帝國最後的結局一定是滅亡。即使德國慘勝蘇聯,英美也絕對不會放過在這個時候背後捅刀的機會。

然後林漢問的第四個問題:既然如此,那麼德國比蘇聯早一兩年,甚至早三四年,造出原子彈,又有什麼意義?造出來不急著扔,放在那兒只是擺設,又有什麼用?還會因此而影響了常規軍備,浪費大量的資源。

既然蘇聯加入核俱樂部是必然的,那麼何不和蘇聯聯手,一起開發核彈。一方面可以增加雙方的互信,二來可以大大減少開發的成本,三來蘇聯也可以提供天然的核試驗場。

最終漢娜母女被林漢說服了。

之所以會在三方會談上提出這個話題,是因為德國也準備讓中國共享核技術。

按林漢的理論,兩極是比一極還危險的存在,而三極共存才是最穩定的構架。

現在的社會主義陣營,當家扛霸子暫時只有蘇德兩家,中國雖然潛力無窮,但是還是太弱了些,暫時還無法成為第三極。

中國強大了,強割走北方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以及強行分離蒙古的蘇聯,就要非常緊張了。中德合擊蘇聯造成的威脅,遠在歷史上日德合擊蘇聯的威脅要高百倍以上。

要知道日本只是一個擁有六千萬人口的海洋國家,而中國卻是擁有五億人口的大陸國家,兵源方几乎可以說是無限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