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睛,問道:“皮羅姆先生,真的可以嗎?”
皮羅姆道:“應該可以,只是數量多少會有些問題。”
想了想,蔣介石道:“皮羅姆先生,我有個想法,你看看行不行。”
皮羅姆道:“蔣先生,請講。”
蔣介石有些興奮,兩眼放光,道:“皮羅姆先生,招募勞工這件事兒如果做好了,會大大有助於我們把湖南湖北這些省份拉過來。”
“哦。”皮羅姆吃了一驚,然後問道:“蔣先生,你是說從湖南等地招募勞工?”
蔣介石興奮地點了點頭,道:“皮羅姆先生,如果數量足夠,這完全可行,讓這些省份的人明白跟我們合作會有多大的好處。”
皮羅姆的勁頭也來了。
他之所以想出這個建議,原本只是為了緩和跟蔣介石這些人的關係,從而保住自己的飯碗,但現在看來,他的這個建議分量太重了。
皮羅姆清楚,美國目前在中國的一切作為都是為了阻止中國統一。
要阻止中國統一,就要加強蔣介石集團的力量,而要加強蔣介石集團的力量,最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把更多的獨立省份拉進蔣介石的集團裡來。
皮羅姆是極其聰明的,腦子轉的那叫一個快,他轉瞬間就把事情想了個通透。
一直以來,替蔣介石拉拽其他省份的進展並不是太好,因為要想把好處落到實處需要時間,但這件事兒的好處立竿見影,而且,更重要的是惠而不費,美國政府不需要為此付出一分錢。
這事兒要是辦成了,那他在華府就能徹底露一鼻子,而且又和蔣介石這些人搞好了關係,這兩者都有利保住他的飯碗。
甚至,更進一步也不是沒有可能。
蔣委員長的眼睛綠了,皮羅姆的眼睛綠了,宋美齡的眼睛更是瓦綠瓦綠的。
要是能有一百萬勞工……
從每個勞工身上獲得……
訊息出去,眼珠子變綠的人就更多了。
-------------
八月的第一天,又是一週的第一天,求推舉票,求月票,謝謝兄弟們了。
' '
三三三章 介入中東的準備
三三三章介入中東的準備
拉姆海鎮的牧民很幸福,因為他們是第一個牧鎮的居民。
牧鎮,是政府在牧區的新農村建設。
牧鎮,就是讓過著遊牧生活的牧民定居下來。
拉姆海鎮是第一個牧鎮,是樣板。
牧鎮相對於以前牧民的生活,有兩個最大的變化。
第一個大變化是牧鎮的居民不再住氈帳,而是像漢人那樣住磚蓋的房子,也就是從遊牧到定居的轉變。
第二個大變化是放牧模式的改變,以前是放養,現在是圈養。
這些變化,牧民有的很喜歡,比如住大房子,人多了熱鬧,再比如牧鎮裡有醫院,有學校,在很多方面,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最不習慣的變化是不能像以前那樣放牧了,牛羊得關起來,他們需要把牧草割回家來餵養牛羊。
變化很不習慣,但又是必須的,這麼多人聚居在一起,如果放養,周邊的牧場肯定是不夠的。
變化不習慣,但值得,別的不說,他們現在不用擔心草原上最可怕的白災黑災了。
白災和黑災是所有牧民的夢魘。
白災又叫白毛風,是牧區一大災害,冬春季節裡,牧區出現白毛風時,大風呼嘯,雪花飛舞,到處是白茫茫一片,能見度極低,會使遊牧的牧民和羊群迷失方向。
同時,因天寒地凍、糧草不足,牧民和牲畜都可能被凍傷凍死。
第二個大災是黑災。
草原冬季少雪或無雪,使牲畜缺水,疫病流行,膘情下降,母畜流產,甚至造成大批牲畜死亡,這就是黑災。
牛羊圈養之後,不需外出放牧,白災不怕了;牧鎮裡有機井,還有獸醫,黑災自然也不怕了。
除了這些,政府還有不少承諾,比如,如果牛羊因災害大批死亡,政府至少承擔三分之二的損失;比如,如果有因牧草不足造成的損失,政府負責解決,並全額負擔牧民相應的損失;比如,對牧民進行補貼,賣出一隻牛羊給予一定數額的補貼。
牧民是信任政府的,別的不說,政府說他們二十年內不用繳稅了就說到做到,這都好幾年了,真的是一分錢都不收。
不管這皇糧交給誰,繳納皇糧都是天經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