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就不說了,羅斯福一定會有點尷尬,因為他想利用蘇聯收拾黑神軍和**的算盤怕是不那麼容易打響了。
協定已經簽了,想改,那不是羅斯福一個人說了就能算的。
美國和蘇聯本就極其互不信任,儘管在收拾黑神軍和**這件事上有共同利益,但這一下,他們之間本就極其薄弱的信任就連一張紙也不是了。
讓羅斯福和斯大林這兩個王八蛋添堵,這會兒,就沒有比這件事更能讓蔣委員長開心的了。
麻痺的娘希匹,打得好
――――
得知中國人突然對朝鮮的日軍發動攻擊,羅斯福大吃一驚。
中國人同日本開戰,摘桃子,這是必然的,但發生在這個時候,則是羅斯福根本沒有想到的。
沒道理啊
不只是羅斯福這麼看的,斯大林也一樣,他們在克里木半島對此都是這麼認為的。
中國人一定會等日本更虛弱一些才會動手的,時間點至少也應該在三個月之後。
有這三個月的時間,美國艦隊和蘇聯艦隊就能協同作戰,奪取庫頁島,介入朝鮮半島。
如果中國人應對失當,甚至可以利用蔣介石集團的配合,取得更大的利益,給中國內部製造更深的裂痕。
這就是把蔣介石弄到克里木半島的原因之一。
當然,對蔣介石集團的利用要分外小心,絕不能給黑神軍和**發動戰爭的藉口。
蔣介石集團是不經打的,這不是武器的問題,而是士氣的問題,這實在是一個太大的遺憾。
現在,黑神軍提前動手,蘇聯奪取庫頁島的希望極小了。
蘇聯在同黑神軍籤的條約中把庫頁島還給了中國,如果蘇聯先中國一步奪取了庫頁島,那就有了佔據庫頁島的藉口,但現在,在一點藉口都沒有的情況下,蘇聯人未必有決心繼續鬧下去。
中國已經不是以前的中國了,蘇聯的重心在歐洲,蘇聯最顧忌的敵人是他們美國,這個時候同中國全面開戰而又不能速勝,那蘇聯是不會全面開打的。
現在,就要看中國人能表現出多大的戰鬥力了。
對此,羅斯福沒抱什麼希望,由小見大,見微知著,從黑神軍派出的特戰隊,就可以想見黑神軍的戰鬥力了。
與將軍們緊急磋商之後,急調太平洋艦隊趕赴黃海,準備登陸朝鮮半島。
――――
東京。
大本營亂套了。
本來,如果真正識時務的話,撤出滿洲那會兒,朝鮮該一併放棄的,但日本沒有。
如果說,這個那個,那時不撤還有一點點理由的話,四個月前,萊特灣海戰慘敗之後,就沒有任何理由繼續呆在朝鮮了。
萊特灣海戰,日本徹底喪失了海上戰鬥力。
這時,即便再頑固的軍國主義分子也都清楚地知道,日本敗了,沒有任何機會了,剩下的,只是如何才能爭取到一個相對比較寬鬆的投降條件罷了。
和美國一直在談,可條件始終談不攏,美國人的要價日本是不可能接受的。
萊特灣海戰之後,東南亞的日軍只能孤軍作戰了,和日本本土的聯絡越來越弱。
這個時候,就是日本想把東南亞的軍隊撤回日本也已經不可能了,但把朝鮮的四個師團撤回來還是沒問題的。
但日本依舊沒撤,因為軍方依舊夢想能夠保住朝鮮這個殖民地。
軍方這麼想,是因為中國,因為美國和蘇聯都要遏制中國,都想把中國再弄回那個積貧積弱的時代中去。
軍方認為在這當中,他們仍然有機會。
軍方認為,如果黑神軍和**想要奪取朝鮮,或許,美國人會幫著他們也說不定。
現在,黑神軍和**終於動手了,而美國人也確實來了,但是,美國人會幫助他們嗎?
――――
確如日本人所想,美國人確實是一顆紅心,兩手準備。
如果日本人頂得住,那就不妨先看看,甚至幫點小忙,但日本人要是頂不住,那就橫著插一槓子,儘可能把中國人擋住。
美國人相信日本人會明白事理的,如果日本人潰敗,是不會妨礙他們美國人登陸的,日本人就是投降,也只會投降美國人。
――――
雙方都很默契,東京一方面命令朝鮮司令官小磯國昭頂住,另一方面也命令,如果頂不住,那就讓美國人登陸。
但是,他們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