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推行的很多政策都得到了很好的執行。
在所有這些政策中,對老百姓的利益影響最大的就是常平倉制度的建立。
所謂常平倉制度,也就是後世耳熟能詳的國家糧食儲備制度。
西方早先沒這個,而中國的常平倉制度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那時,中國人就開始了糧食儲備。
到了西漢武帝時代,常平倉制度正式確立。
建立常平倉制度,一句話,根本就在於廣大農民和全社會的利益,避免“穀賤傷農”和“谷貴傷民”。
除了正常的農業豐歉外,常平倉制度還能保證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時,國家開倉放糧,無償救濟災民,保證社會穩定。
完全可以說,中國古代社會之所以能夠保持長期穩定,與常平倉制度的確立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中央政府一成立,首先推動的要務之一就是確立常平倉制度。
由於體制的關係,常平倉制度不能由國家來搞,只能由各省地方自治政府來做這件事兒。
想要利益,又不把事情做好,在韓立洪這兒,沒這一說,所以,每一項政策的確立都伴隨著嚴格的監管和毒到骨子裡的懲罰措施。
比如常平倉制度,一旦發生嚴重問題,不僅省政府主席下臺,而且其子子孫孫永遠不許進入政府體系。
這種懲罰措施好像天方夜譚,但以利益平臺的巨大利益為引子,參雜各省內部的權力爭奪,就使得這種天方夜譚似的的懲罰措施變得比鐵板釘釘還鐵板釘釘。
凡此種種,加之這幾年社會穩定,全國各地大部分地區又大都風調雨順,使得中國真正的黃金十年開始了。
年味,自然又是以黑神軍和**控制下的地區為最。
――――
丘吉爾臉色慘白。
日本偷襲珍珠港當日,日軍就在馬來半島北部哥打巴魯和泰南的北大年和宋卡登陸,打的英軍節節敗退。
而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大英帝國的立國之基—海軍同樣遭到了慘敗。
大英帝國最為奪目的明珠—遠東艦隊,在與日本人的戰鬥中竟然一敗塗地,這還不到兩個月,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等數十艦艇被擊沉,遠東艦隊遭受重創,如今大英帝國的勢力範圍已經縮小至印度洋西部地區。
丘吉爾的臉本就有些猙獰,這一刻,因為痛苦、憤怒和不甘,更是猙獰到了極點。
丘吉爾的情緒如此激動,不是因為日本人,而是因為美國人。
因為,他要去求美國人。
求美國人,丘吉爾不在乎,別說求美國人,為了大英帝國的利益,如果需要,他可以去求魔鬼撒旦,但是,如果求美國人,意味著大英帝國根本利益的喪失,那就是丘吉爾無法忍受的。
去年八月,在大西洋北部紐芬蘭阿金夏海灣的奧古斯塔號軍艦上舉行的大西洋會議上,美國人就已經露出了貪婪的獠牙。
當時,就因為沒有答應美國人的要求,所以簽訂的《大西洋憲章》內容都是泛泛而論,沒有涉及到實質的內容,對解決英國面臨的困境毫無幫助。
現在,他求上門去,答應美國人的條件就是必然的。
丘吉爾死也不願意去,但為了保住印度,他必須去。
日本除了在中國打了不到兩年的仗,這些年國力一直在增長,現在堪稱國力鼎盛,正處在巔峰的時刻。
雖然在滿洲被牽制住了大部分力量,但如果沒有其他方面的牽制,日本剩餘的力量足以橫掃南亞大陸。
現在,能牽制日本人的,除了美國人,就是中國人了,具體的就是蔣介石,而要讓蔣介石出兵,又必須得到美國人的支援。
丘吉爾到達美國的那一天,按中國人的說法,晦氣極了,因為當他踏足美國的那一刻,正是新加坡英軍司令帕西瓦爾簽訂投降書,投降日本的一刻。
這一天,中國人開心極了,因為,這一天正是大年三十。
――――
唐旭笑眯眯的,態度好極了。
但是,唐旭的笑落在皮特斯和考麥斯的眼裡,這二位都有點毛骨悚然的感覺,感覺好像他們變成了小白兔,一不小心碰到了狼外婆。
果然,唐旭一開口,這二位都暈了,氣暈的。
先氣暈的皮特斯。
對大英帝國,唐旭的要價是阿薩姆、那加蘭的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緬甸密支那以北的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