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MFI計劃的研究成果轉化為新一代驗證機米格1。44。
按照中央流體和氣動力學研究院的建議,這架技術驗證機應用了全動鴨式佈局,從而放寬靜穩定性、提高結構強度和改善升力係數等等一系列的新的方案。89年的時候,米高揚設計局完成了對MFI全套圖紙的設計工作;隨後,便開始了首架MFI的生產。MFI殲擊機的總設計師是拉季斯拉夫別利亞科夫;主任設計師是格里戈裡謝多夫。
而這段時間裡,蘇霍伊設計局一直都在忙著蘇27的設計和製造,根本就沒有能力研製下一代的戰機。
可惜,後世命運多舛的米高揚設計局,根本就沒有能力完成這款戰機的研製。國家的國力衰弱,連軍人的工資都發不出來,更不用說戰機研製了。
安德烈並不是對米高揚設計局有成見,安德烈駕駛的米格25和米格31,都是米高揚設計局的傑作,而米格23更是在安德烈的支援下,大規模的改進,而且出口到了多個國家,讓米高揚設計局享譽全球。
只是,安德烈出於後世的知識瞭解,希望蘇27可以更強大而已。畢竟後世的經驗,證實了蘇27擁有強大的改裝潛力,是一款優秀的戰機。
米格23!想起這款戰機來,安德烈也是沾沾自喜,在自己的干預下,這款戰機已經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而且,利用這款戰機當敲門磚,跟華夏拉近了關係。
現在,華夏跟蘇聯的邊界問題,正在友好地協商解決之中,蘇聯在外蒙的駐軍,也在逐步地移防,能夠緩和跟華夏的關係,安德烈也感覺到內心非常滿意。
算時間,華夏是沈飛,生產線已經開始除錯,準備用來件組裝的方式,組裝米格23了吧?也不知道華夏方面怎麼樣了?
沈飛。
到處都是熱火朝天,整個生產線,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改造!
“貴方的生產線保持得不錯,只要經過重新調整,就可以用來生產我們的米格23。”蘇聯方面的代表,米高揚設計局的工程師米哈依爾科爾茹耶夫說道。
“是的,我們一直都在生產殲七戰機。”顧誦芬說道:“現在,我們要轉而生產殲八2,這兩種戰機的生產方式,都是很相似的。”(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三章白眼狼
殲八2!在歷史上,這是機頭進氣改兩側進氣的殲八的改進型號,這種戰機經歷過多年的研製之後,終於成了沈飛自研戰機的終極絕唱,之後沈飛完全就是生產,沒有更多的研發能力了。
而現在,殲八2的編號,已經在空軍內部定下來了,只是,殲八2並不是沈飛自研的戰機,而是米格23的國產化型號!
不錯,就是米格23!當這款戰機引進之後,如何確定編號,讓空軍也是下了一番腦筋,殲五,殲六,殲七,殲八都有了,殲九流產了,殲十還是個秘密,再向後排殲十一嗎?
而沈飛提出,乾脆佔用殲八2的編號,這樣,可以讓外界認為這款戰機是己方根據殲八進一步改良出來的型號!真真假假,糊弄外國的情報機構,結果,上面還同意了,就這樣,這款引進的先進戰機,居然只得到了個殲八2的編號。
而且,沈飛修改生產線,以前的殲七,殲八都不生產了,全力生產殲八2型號的戰機!
“恩,第一批是來件組裝,難度要小一些,後面由132廠自己生產,一定要注意控制精度。”米哈伊爾說道。
整個沈飛,已經全部動員起來,就連79年的春節,都是在廠子裡過的。
與此同時,軍隊也對這款戰機,寄予了很高的厚望。
…………
“殲八2的機體先進,掛載量大,先天性地就有改裝為對地攻擊機的能力。”空軍司令說道:“我看,我們在殲八2的基礎上,可以研製出一款專門的戰鬥轟炸機來。”
可變後掠翼,可以在起飛的時候裝載更多的彈藥,在空中飛行的時候透過降低阻力來減小油耗,更可以在靠近目標的時候進行快速衝刺,先天性的優點,就適合作為戰鬥轟炸機!
現在,華夏使用的戰機,主要就是強五,這種戰機腿短,載彈量小,根本就不適合作為前線攻擊機,只是現在沒有別的選擇而已。
於是,在79年的新年之後,軍隊高層的一次會議上,針對米格23引進給己方帶來的巨大發展,軍隊高層們提出了各種設想。
“對,我們海軍航空兵,也需要這樣一款對海遠距離攻擊的戰機。”海軍司令跟著表態。
“恩,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