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官兵的家人,天天會跑出來鬧事,就跟越戰時候一樣。
“我們還沒有分開要過。”哈羅德說道,在他的眼裡看來,當然是人和裝備一起都要回來。
“先跟蘇聯人交涉,把我們的人員都要回來。”卡特說道:“我們的人留在那裡,還得浪費蘇聯人的糧食不是?潛艇的問題,我們可以慢慢地協商。”
先要人!聽到卡特的話,哈羅德點了點頭:“是。”既然總統授權這麼做,自己就去這樣交涉好了。
“我們要應對的問題,不止是我們的兩艘潛艇,蘇聯現在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就是要徹底地控制伊朗,以前的時候,我們只以為蘇聯人是為了獲得南下印度洋的通道,但是現在看來,控制伊朗,比他們獲得南下的通道更加有吸引力。”史坦繼續說道:“而蘇聯的觸角伸到了中東,對我們而言,又是一次戰略上的重大失誤。”
蘇聯的手,終於插到了中東!這裡是全球重要的石油產地,也是美國人一直苦心經營的勢力!可惜,巴列維政權的倒臺,讓伊朗這個美國的盟友轉變成了敵人,而現在,伊朗又即將變成蘇聯的勢力範圍!這才是讓美國必須要正視的最重要的問題!
而現在,這個問題幾乎就是無解的!尤其是現在的威望盡失的卡特政府,更是一道難題!
“沃倫,你有什麼對策嗎?”卡特向國務卿問道,外交問題,是沃倫分管的方向。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收拾伊朗這個爛攤子,那就只有一個辦法。”沃倫說道:“調動歐洲和我們本土的軍隊,透過巴基斯坦,登陸伊朗,徹底地趕走蘇聯人!”
以前的時候,沃倫是最反戰的那個,沃倫一直都希望靠政治解決問題,而不是一有問題就動用己方的軍事力量。但是現在,情況卻逆轉了過來。一直叫囂著使用武力的布熱津斯基和哈羅德不說話,相反倒是一直主張外交解決的沃倫,提出了武力解決的方案!
“沃倫,你瘋了嗎?現在伊朗東部是蘇聯的勢力範圍,我們直接跟蘇聯的對抗,將會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布熱津斯基說道。
“這也是我們唯一的機會。”沃倫說道:“如果我們現在,依舊無法鼓氣勇氣的話,那我們將喪失的,會是整個中東!”
這一屆的卡特政府,最有戰略眼光的,反而是國務卿沃倫,只有他深刻地認識到了現在的危機,但是,他的話並沒有打動意志消沉的卡特。(未完待續。)
第五百零二章轟平德黑蘭
對競爭已經不抱希望,又不能臨時換人,卡特唯一的願望,就是把最後這段時間安穩地度過,開啟第三次世界大戰模式?開什麼玩笑!國會就不會同意!更會成為里根抨擊自己的藉口!
再次從巴基斯坦出擊,這不是卡特具有的魄力,不過,面對著可能惡化的形勢,他還是派出了沃倫,前往中東,去遊說沙特和科威特,在這種時候,該讓美國在這兩個國家駐軍,以便應對不變了。
後世的史學家提起這段歷史,一直都認為,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蘇聯,軍備上咄咄逼人,但是國內的政局在不斷地調整之中,蘇聯國內的改革,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所以蘇聯的政局並不穩定。
而這種時候,蘇聯就需要轉移國內的目光,最好的辦法,就是拓展疆土!所以,蘇聯在中東地區的進取不是孤立的事件,是凝聚蘇聯人心,為改革減輕壓力的一種方式。
如果這個時候,美國拿出最強硬的態度來,不惜與蘇聯開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毀滅模式的話,蘇聯也許會退讓,如果蘇聯跟美國進入全面的戰爭狀態,那麼蘇聯國內改革的矛盾就會激化,內憂外患同樣會困擾蘇聯。
可惜,這個機會沒有被美國把握住,當時的卡特政府,真的是美國曆史上最無能的一屆政府!
當然,這都是後世的評論,站著說話不腰疼,在冷戰對峙的高峰期,冒著輻射1。0版本的危險進行東西方的直接對抗,沒有任何一個美國總統有這樣的魄力,哪怕就是連後世無比好戰的老布什總統,也得三思而後行。
卡特能夠發動第一次的伊朗戰爭,已經很不簡單了,可惜被伊朗人的人海戰術給打下去了,卡特發動的戰爭,剛好是給蘇聯的第二次入侵提供了機會,他消耗了伊朗的實力,給蘇聯作嫁衣裳。
而蘇聯,戰略優勢就這樣積累了下來。
而在這個過程中,伊朗是最可悲的,作為中東地區的一個大國,作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波斯帝國,現在的伊朗,就如同美蘇兩霸嘴邊的肥肉,被美國咬一口,可惜美國崩掉了兩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