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彈機的結構,跟我們重新設計一種坦克差不多。”聽到卡爾採夫的話,旁邊的一名技術人員說道。
畢竟,自動裝彈機是坦克內的重要裝備。這玩意兒要是改動了,那裡面都得跟著改。
卡爾採夫緊皺眉頭:“大改動也得改,這關係到我們戰士的生命!”
卡爾採夫最看重的,就是人員的安全!坦克。就是要保護自己,打擊敵人的,如果無法有效地保護自己,那如何才能打擊敵人?
“其實,也不一定要改動自動裝彈機。”就在這時。一旁的安德烈說話了。
T72正是採用了這種自動裝彈機,簡化了結構,這才便於大量生產,跟蘇聯的裝備指導思想是一致的。而且,後來華夏的主戰坦克,使用的幾乎也是相同的結構。
“那改什麼?”卡爾採夫向安德烈問道。
“改外面,只要我們的裝甲足夠厚,不讓敵人的穿甲彈擊穿,就不會有現在的問題了。”安德烈說道。
改裝甲,只要裝甲夠厚。讓對方無法擊穿,那就可以了!
改裝甲?聽到安德烈的話,卡爾採夫的眉頭依舊皺著:“那會讓我們這種坦克的造價大幅度飆升。”
T64坦克的裝甲就足夠硬,可以防住這種105毫米穿甲彈的打擊,但是,T64的複合裝甲製造是相當複雜的,工藝多,造價高,並不適合T72生產。
T72的主要防護也是採用複合裝甲,它在鑄造鋼鐵或軋壓鋼板之間放入異質材料的夾層。最初的生產型T72僅有以均質鑄造鋼鐵構成的炮塔。車身正面則是在均質軋壓鋼板中間夾入一層類似玻璃纖維的材料。之後,T72A的炮塔厚度稍微增加,其中放入一層石英顆粒;而到了T72B的炮塔厚度則大幅增加,在主炮兩側的空腔內放入由多層鋁板與橡膠交疊而成的夾層。另外車身正面也額外增加硬度較高的鋼板。
現在,登陸北海道的軍隊,裝備的就是T72A這種坦克,雖然能在遠距離上擋住島國的L105毫米坦克炮的射擊,近距離卻不行,而且。如果換裝了西方更先進的彈藥的話,T72在遠距離上也擋不住。
“對,是改外面。”安德烈說道:“我們可以在T72的外面,安裝一層附加的爆炸裝甲,增加坦克的防護能力。”
附加裝甲!在後世的各種照片中,都可以看到T72坦克身上披滿了長方形的麵包塊,這東西,就是爆炸反應裝甲!
“爆炸反應裝甲?”卡爾採夫不由得皺眉:“這個專案,早就終止了啊。”
當對方的反坦克武器飛來的時候,己方外面放置的爆炸物發生爆炸,來將對方的武器銷燬,這種爆炸反應裝甲的概念,最早是在1949年由莫斯科普魯米梯學院的拉夫列傑夫教授提出的,當時的蘇聯鋼鐵科學研究院立項,在隨後的十年中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和試驗,並於60年代中期安裝在一輛T64試驗車上進行實彈試驗。
可惜,但結果並不理想,當時就是在外面加炸藥包而已,當試驗車被擊中後,的確是炸掉了那枚飛來的炮彈,但是一塊裝甲的爆炸,引發了相鄰的反應裝甲塊的連鎖爆炸,摧毀了外部的所有觀瞄裝置。
雖然後續不斷改進,但是,之後的幾次試驗中他們還發現除了飛來的反坦克的導彈的戰鬥部和穿甲彈碎甲彈以外,機槍子彈和炮彈破片都能引爆反應裝甲,最終的結論是讓人沮喪的,問題太多,根本不能投入實戰,於是,蘇聯只能將其轉入技術儲備而終止了這一專案的研究。
現在,安德烈又提出了爆炸裝甲,這讓卡爾採夫覺得有困難,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玩意兒沒法用啊!
“不知道您聽說過沒有西方有個黑爾德博士,提出了新的反應裝甲的結構?”安德烈說道。
雖然前世是飛行員,但是,從小就是軍迷,安德烈對這些東西都是很清楚的,蘇聯的爆炸反應裝甲,要到82年之後才開始重新立項,當時繳獲了82年黎巴嫩戰爭中的以色列的坦克,上面就加掛了以色列自己研製的夾克衫反應裝甲,成功抵禦了AT3反坦克導彈和RPG7反坦克火箭筒的攻擊。
而那些反應裝甲,就是基於這個黑爾德博士提出的新理論。(未完待續。)
第一百八十五章想法很偉大
新的反應裝甲?聽到安德烈的話,卡爾採夫頓時眼前一亮。
現在,蘇維埃的裝甲研製已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了,所以,蘇聯的坦克,主要是靠複合裝甲來增加防護能力的,直至後世,發現己方的坦克主裝甲,擋不住西方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