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成本已經變得越來越高。對於種族隔離的南非來說,有兩個顯而易見的關鍵問題:南非必須進行一次徹底的變革,使它轉變為一個融洽的多種族社會;如果這種變革要透過暴力方式來進行,那麼它對非洲大陸和整個世界的影響都會是一場大災難。
在曼德拉出獄之前,南非國民黨與非國大領導人姆貝基等人的政治會談早已持續了很長時間。接替博塔出任總統的德克勒克對國民黨內部的保守分子說:“我們當然還能執政五到十年,但那是毀滅之路。和談的時刻已經到來“;而非國大也認識到轉型比革命更為現實可取,解決種族問題不能簡單的靠驅逐白人,因為後者掌握著建設國家所必需的知識和管理技術。曼德拉在回憶錄中說,“軍事勝利即使有可能,也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雙方在沒有必要的衝突中使成千上萬的人犧牲生命,這是毫無道理的。暴力決不是解決南非問題的最終辦法。“正是在這樣的認識下,德克勒克在1990年2月2日南非國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表示將終止對非國大、泛非大會、南非共產黨等反種族隔離組織的禁令,並表示將無條件釋放曼德拉,恢復新聞自由,並取消死刑。在這次講話9天之後,曼德拉終於獲釋出獄。1991年12月20日,南非舉行首次“民主南非大會“,包括國民黨和非國大在內的17個政黨組織簽署了“意向宣言“,承諾建立一個沒有種族歧視和隔離制度的新南非,並明確了南非新憲法的指導原則:盡力彌合過去造成的社會對立,實現國家的的民主轉型。1993年非國大與國民黨達成了大選後共享權力的雙邊協議,同年制訂了南非的臨時憲法。1994年4月南非舉行大選,曼德拉當選總統,德克勒克成為副總統。這一天後來成為南非的公眾假日,被稱為“自由日“。
就南非取消種族隔離、實現政治轉型的過程而言,曼德拉、德克勒克等人功不可沒,而被認為是種族主義象徵的博塔也能夠認識到大勢所趨,並順應時代的潮流,也可以算是政治家中的佼佼者。德克勒克的另一項令世人驚訝之舉是在1989年下令終止了南非的原子彈計劃。已經組裝完畢的6枚原子彈和正在組裝的1枚原子彈都被拆卸分解。這也和當時南非周圍政治環境的變化1988年安哥拉內戰的結束,以及南非政府決定承認奈米比亞獨立有關。放棄原子彈被認為是“白人南非“與黑非洲世界和解和改善關係的一個重要訊號。此外,當時南非已經啟動了種族和解和談判程序,不願意讓黑人政權掌握核武器,恐怕也是執政的國民黨高層領導人和南非軍隊的一個考慮因素。
諷刺的是,對於那些頑固的白人種族主義者來說,1994年之後南非發生的社會變化似乎證明了他們之前宣揚的一些種族主義理論。自從非國大執政以來,腐敗問題、高犯罪率問題、艾滋病問題都嚴重困擾著這個被美譽為“彩虹之國“的國家。種族隔離制度結束後,非國大制訂了向黑人傾斜的《公平就業法》和《黑人經濟振興法案》,要求黑人和“歷史上曾受不公平對待“的族群獲得南非境內各銀行和公司至少25。1%的股份。然而南非經濟增長速度並因此加快,失業率反而有所提高。白人遭到“反向種族歧視“,不少政府部門和公司根據“公平就業法“大量解僱白人員工,招收黑人,而這些被招募者甚至不知道如何啟動電腦,整天只知道踢球和跳舞。南非政府將從白人農場主那裡獲得的土地分配給黑人,其中90%遭到拋荒。大量白人企業遭到政策的打擊,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南非的經濟惡化趨勢。
執掌新南非政權的非國大領導人貪汙腐化現象非常普遍,在“透明國際“列出的85個腐敗國家黑名單中,南非名列第32位。由於無力恢復經濟、提高就業率,整個國家的社會對立和社會衝突情況越來越嚴重。生計無著的貧窮黑人使得犯罪率不斷上升,導致南非的強姦和謀殺犯罪率高居世界第一,甚至連前總統德克勒克的前妻都在2001年被人殺害在自己的公寓裡。由於社會形勢緊張,許多擁有資本、知識和技能的白人精英,如醫生、工程師、教授、會計、熟練技工等,紛紛移民到北美和歐洲國家,南非白人的比例從1994年的14。2%降到了2009年的9。2%,留在南非的大多是無錢無技能、無法移民歐美的貧窮白人。南非曾經一度領先的計算機、製藥、航空航天、軍工技術和機械製造業都出現了衰敗的現象。
在八十年代,一些反對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非洲政治家曾經承認,不管南非的制度如何不道德,但人們不能忽視這樣的事實,即南非白人在非洲建立了一個最有成就的國家。南非的農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