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航天基地建於1955年,1957年10月4日從這裡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開闢了人類航天的******。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東方”號從這裡起航,把航天員尤里加加林送入地球軌道,而在1971年4月,蘇聯在這裡第一次把“禮炮”1號空間站送進地球軌道。
這裡,見證著蘇維埃的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和進步。而現在,靜靜地矗立在發射臺上的,是一枚體型巨大的火箭,而這枚火箭,就是蘇聯最新的航天科技的結晶!
中間最粗壯的芯級,直徑高達7。7米!兩邊的助推器,直徑也有3。9米,而整個火箭的高度,足足60米!它強大的推力,足以把105噸的載荷送往近地軌道,也可以將20噸的載荷送往地球同步軌道,也可以飛往月球和火星!
(可以跟我國的長征火箭比一下,長征2號火箭,直徑只有3。35米,近地運載能力2噸。長征5號火箭,直徑也只有5米!近地運載能力23噸。)
這種大火箭,也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它的誕生,可以說是蘇聯厚積薄發的產物,是蘇聯憋足了勁搞出來的。
在世界航天史上,蘇聯有過很多的第一,第一枚人造地球衛星,第一個上太空的航天員等等,但是,在登月的競賽中,蘇聯卻失敗了,美國人一口氣地發射了十幾枚的土星5,算是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而蘇聯,用於登月的火箭N1,四次發射,四次失敗,於是,蘇聯只好終止了登月計劃,讓美國人笑到了最後。
蘇聯當然是不會甘心失敗的,於是,就在N1火箭砸碎在拜科努爾,蘇聯航天人員的登月夢想失敗之後,蘇聯總結經驗,繼續開始了新的大火箭的研製。
74年的時候,蘇聯開始了對能源號火箭的方案論證工作。拋棄了那些好高騖遠的想法,他們計劃設計一種以質子號火箭為基礎,使用與質子號相同燃料、比質子號更大、推力更強的、採用模組化設計的火箭。為了研製新的火箭,他們甚至還專門成立了著名的能源公司,到現在為止,已經過去了八年,臥薪嚐膽的蘇聯航天人員,終於完成了能源號火箭的全部設計和製造,今天,就是它的第一次飛行!
此時,矗立在發射臺上的能源號火箭,看起來如此的孔武有力,簡直就是一幅無比壯觀的景象!這是一個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