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急轉直下,幾年之後,政權落到了薩達姆手裡。
(未完待續。)
第八百二十九章存在一百年
忍受著高G力的負荷,阿爾斯蘭雖然眼睛已經開始充血,仍然能夠看清儀表板上的各種儀表。
在離地高度還有500米的地方,阿爾斯蘭努力拉起了機頭,此時,鞭撻者沒有散架,簡直是個奇蹟。
將機翼後掠角調到最小,以獲得最大的升力,阿爾斯蘭用手使勁地拉操縱桿,使盡了全身的力氣,飛機終於改平。
米格23使用的是普通的油壓操作,這種操作方式,導致在某些情況下,比如低空大速度的時候,阻力非常大,需要的力氣也就得很大。有的時候,駕駛戰鬥機也是個力氣活兒。
耳機中那種讓人恐懼的嘟嘟聲終於消失不見,阿爾斯蘭知道,自己完成了一個奇蹟:從熊貓和不死鳥的襲擊中,倖存了下來!
他用手揉了揉發酸的眼睛,感覺到有些輕鬆,前面就是卡奇麥因,這裡部署著一個防空導彈陣地,越過這裡,自己就安全了。
突然,耳機裡再次傳來了嘟嘟聲,糟糕,又被鎖定了!
一共四架F14熊貓提供空中掩護,有一架被阿爾斯蘭幹掉,另外兩架丟失了目標,但是,還有另一架熊貓,一直都在高空監視。
看到兩架熊貓射出了昂貴的兩枚不死鳥,結果在天空自毀了,長機阿夫沙爾上校,不滿地向後座的武器操作官說道:“準備不死鳥。”
剛才的距離上,熊貓根本不必使用價格昂貴的不死鳥,伊朗所有庫存的不死鳥導彈,現在已經不足一百枚,根本經不起戰鬥的消耗,使用AIM7E4麻雀中程空空導彈,就足夠了。
麻雀導彈從五十年代就開始研製,初期的導彈非常不成熟,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陷,在越戰中暴露出大量問題,發展到E系列的時候,已經稍顯穩定,其實的4型號,是專門為F14研製的,射程30千米,採用半主動連續波雷達照射引導,足夠在剛才的距離上,消滅對方。
而現在,距離已經超過了30千米,為了消滅這個潛在的危險,必須使用自己掛載的整個編隊最後一枚不死鳥。
雖然剛才不死鳥出現了問題,沒有擊中目標,可是,現在最合適的武器,還是不死鳥,因為只有不死鳥,才能夠射這麼遠。
後艙的武器操作員啟用了導彈,同時用雷達牢牢地鎖定了對方。
看來他是想從低空脫離了,在這種距離上,AWG9雷達,還是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的,對方根本就無所遁形。
阿夫沙爾上校將戰機加速到1。5馬赫,巨大的不死鳥,從機腹下脫離,開始了快速的飛行。
阿爾斯蘭感覺很悲劇,現在,他已經是在低空,剛才的那套動作,根本無法再複製了,想要再來一次俯衝,那就直接扎到大地上了。
拉起?上升的速度,肯定沒有下降快,上升過程中還會損失寶貴的動能,根本是不可取的。
利用地形逃離?這片地帶又不是山區,找不到遮擋物啊!
向太陽飛?對方的導彈是雷達制導的,這種對付紅外彈的方式對雷達制導無用。再說,現在的紅外彈也已經很先進了,這種方式已經過時。
米格23缺乏用於自衛的一體化電子對抗系統。裝備的惟一自衛裝備是PKiBP23型箔條/紅外誘餌彈撒佈器。位於機腹下中央掛架的撒佈器,內建有2組共12發下降段觸發誘餌彈。伊拉克進口的飛機增加了2套BVP5060型50發箔條/紅外誘餌彈撒佈器,位於機身中部上方。
阿爾斯蘭知道,能否逃得性命,關鍵就是看這些誘餌彈能否起作用了。
幾十公里的距離,對於高空中以5馬赫速度飛行的不死鳥來說,只是短短的二十幾秒的時間。
在阿爾斯蘭準備好投放誘餌彈的時候,不死鳥已經從高空俯衝了下來。
阿爾斯蘭快速地撥下了電門,無數箔條在天空中揮灑起來。
箔條是導體,當對方的雷達照射過來的時候,無線電波照到箔條上,就會反射回去,在雷達螢幕上,形成一片雪花,對付落後的雷達,這點非常有用。
但是,對付強大的AWG9雷達,這個作用,就非常小了,尤其是阿爾沙夫機組是經驗豐富的機組,在對付這個敵人的時候,雷達已經調到了最合適的模式,那些箔條幹擾,已經被雷達濾除。
阿爾斯蘭抬頭,就看到一股火光飛來,他毫不猶豫地拉下了座椅中間的彈射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