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部分(3 / 4)

小說:紅色蘇聯 作者:桃桃逃

伊拉克的關鍵,就在南方軍區,抵擋住伊朗人,伊拉克的復興就在眼前。

張峰知道,自己給他們出了個大難題,把自己安排到前線去,要是自己有什麼事,這些人一個都逃不掉。

張峰目光掃過眾人,看到了靶場旁邊停著一輛裝甲車,正是中國的63式裝甲運兵車,這種裝甲車,張峰也比較熟悉,當初在野戰部隊的時候,張峰所在的正是機步連,使用的就是這種裝甲車。

這種裝甲車,屬輕型裝甲車輛,具有水上浮渡能力。戰鬥全重從12。6噸,車體由高強度裝甲鋼板焊接而成。動力傳動裝置右前置,採用直列6缸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260馬力,駕駛員位於左前部,車輛後部為載員艙並開有後門供載員出入,頂部開有各種不同的頂窗,武器系統為12。7毫米機槍1挺。是步兵伴隨裝甲團前進的主力裝備。(未完待續。)

第九百四十三章走向自由要付出代價

由於連日以來的暴雨,位於胡齊斯坦省的蘇桑蓋爾德地區早已經變成了沼澤地帶。

提起中東北非,張峰的印象裡是沙漠漫天的景象,可是,到了這裡,才發現,完全不是這樣。

巴格達,巴士拉,都是水源充足,植被茂盛之地。這裡,就是著名的兩河流域,孕育了偉大的古文明。

而像西南西北,鄰國沙特大部,幾乎都是沙漠,而伊拉克的東南部,有幾個湖泊,水源並不是十分缺乏。

和伊朗相交的國界線上,也是這樣,蘇桑蓋爾德地區,生長著大片的水草,由於連日來的降雨,使兩河流域入海口附近的蘇山格德一帶土地泥濘不堪,這裡的沼澤更是無法通行。

越野車?不管你是兩驅還是四驅,不管馬力有多大,統統幹掉,來多少,得陷入泥坑中多少。

唯有履帶式裝甲車,才勉強能透過。

當初的這場坦克大戰,雙方共有四百多輛坦克參戰,但是,最後有兩百多輛陷入了沼澤中,再也沒能爬起來。

這裡,也是履帶式車輛的噩夢之地。

伊朗的武器大部分都是美製的,唯有主戰坦克,卻選擇了英國的酋長式。

酋長式坦克,自重55噸,比同時代的其他坦克都要重得多,較大的自重,帶來的是厚實的裝甲,強大的720馬力發動機,120毫米口徑的線膛炮,再加上先進的瞄準裝置,它可以在1500米的距離上對運動的坦克具有高達百分之八十的首發命中率。

唯一的缺點,就是它太重了,對於沼澤地帶,並不很適合。

而伊拉克裝備的,多是蘇聯的T62坦克,這種坦克,大量出口裝備華約集團,但是,只是蘇軍內部的簡化型號。雖然火炮口徑也有115毫米,但是,火控系統非常簡單,裝備的是紅外燈!

二戰時期的坦克,瞄準大部分是憑感覺,到了五十年代,比較流行的是同軸機槍,就是裝備一個和坦克炮共軸的機槍,先用機槍發射曳光彈做個點射,如果機槍射中了,證明瞄準的是準確的,再發射炮彈,(汗,非常原始簡陋,但是,那也比憑經驗瞄準好。)再到後來,引入了光學裝置瞄準,也就是用紅外線大燈照射對方,自己用潛望鏡觀察,確定位置,有效距離,也就最多一千米。

現在的伊拉克軍隊裝備的坦克,用的就是這種火控系統。

而酋長式坦克,早已經用了鐳射測距機,橫風感測器,彈道計算機融合到一起,幾乎有了現代坦克火控系統的雛形。而火控系統最出色的德國豹式獵殲式火控系統,無論車身如何顛簸,炮口都能始終對準目標。

但是,即使是火控系統落後,英勇的伊拉克坦克兵們,也並不感覺到羞恥,他們也沒有落後就要捱打的觀念,他們最喜歡的,是拋棄這套落後的系統,使用直瞄的方式射擊,他們更相信自己的眼睛。

T62唯一的優點,恐怕就是自重輕,只有四十四噸的戰鬥全重,而且,履帶較寬,透過沼澤地的能力遠遠強過酋長式坦克。

張峰一邊在回憶著伊拉克的坦克部隊的戰鬥力,一邊來到了第十三裝甲師三十五裝甲旅的司令部,旅長是一個稱做默罕默德的中年軍人。

默罕默德是一個在伊拉克最常使用的名字,就和張明,李強一樣。

對於這些沼澤地,南方軍區司令部是非常放心的,這些地方,敵人的坦克,幾乎是無法逾越的天然屏障,也就是說,這裡很安全,正因為這樣,才把張峰調到了這裡。

如果他們知道,這裡即將發生一場第四次中東戰爭以來最大的坦克戰,恐怕伊扎特就不會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