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行並不順利,里根本來想要藉助柏林牆事件,挑起德國民眾和蘇聯的矛盾,轉移他們的視線,但是,沒有想到,蘇聯人居然真的敢開啟柏林牆的通道,讓雙方相互往來,而且,西德的民眾,反而更加願意留在東柏林!
相比西德這邊因為油價高漲而導致的生活物資上漲,以及因為中東難民而導致的社會治安問題,東德簡直就是天堂了!而且,東德發達的電子技術,也是西德不能比的!現在,整個歐洲,都在傳播有關東德是人間天堂的訊息!這對於整個西方世界來說,是絕對不利的!
而且隨著通道的開啟,東德的電子產品,已經在西歐遍地開花,無數人都湧動到了東德,甚至當起了二道販子,擺在西德面前的頭等大事,就是如何給這些東歐來的廉價的電子產品徵收關稅,來保護己方的電子工業了!
美國人的電子產品到了西歐,也無法跟東德的電子產品競爭!而且,因為很多電子產品申請了專利,美國也無法仿製,蘇聯不在乎專利,但是美國還是要臉的,要不在西方世界就無法混下去了。
里根在德國沒有太多的逗留,因為他的這張牌,打得無比的臭,西德的高層,對里根之行,已經充滿了反感。不過,里根依舊達到了目的,德國畢竟是戰敗國,需要看美國的臉色行事,美國強壓之下,德國也不能表示反對。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里根承諾,向德國輸出更多的頁岩油,而德國向美國購買頁岩油,那總得用美元來支付吧?這樣也算是避免了用馬克支付帶來的影響。
接下來,里根就前往了巴黎,但是,跟法國的商談,就進行的不是很順利了。
當年,在美國的幫助下,法國才算是得以復國,而且,在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下,法國才算是恢復了經濟實力,但是,高盧人是最不講道義的,等到法國恢復過元氣來,就開始跟美國唱反調了,在法國人眼裡看來,美國就彷彿要騎在他們頭頂上一樣,而這讓高傲的法國人是無法接受的。
尤其是戴高樂自1958年重新執政後,對外推行以謀求獨立自主、大國地位為核心的“戴高樂主義”。所以,法國無法接受美國的制約,要改變北約由美國主導的格局,建立美、法、英三國指揮機構,可惜,這個時候的英國是跟美國穿一條褲子的,法國的提議遭到美、英拒絕。於是,59年3月,法國宣佈地中海艦隊不受北約指揮;6月,法國拒絕美國在法設定核武器,並迫使美國撤出它在法國的核彈及攜帶核武器的轟炸機。62年,法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63年,法國宣佈大西洋艦隊不受北約指揮。64年,法國召回在北約海軍司令部任職的全體法國軍官。66年7月1日,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10月,法國退出了北約軍事委員會。北約總部由巴黎遷至布魯塞爾。
法國人特立孤行,在整個歐洲,法國都是最高傲的。尤其是現在,美國正在國際戰略上連連地吃敗仗,美國的影響力大大下降,這種情況下,法國就更加不買美國的仗了!
所以,里根在巴黎呆了三天,並沒有達成任何的意向,對法國來說,用法郎結算石油,正好可以增加法國的國際影響力,減弱美元的霸主地位,法國正求之不得,怎麼會在美國的威脅下低頭!
在巴黎碰了一鼻子灰的里根,再次乘坐專機,來到了倫敦。
英國的掌權者,就是聞名西方的鐵娘子,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
這位英國第一位女首相,是英國著名的右翼政治家,自從79年開始,任英國第49任首相。在上臺之前,她就仇視蘇聯,而在上臺之後,她更加有恃無恐,高調地反對gc主義,當首相之前,她曾經抨擊蘇聯,“當我們把一切放在大炮前面時,他們卻把大炮放在黃油前面。”這句話,就是在諷刺蘇聯窮兵黷武,不顧民生,而作為回應,蘇聯《紅星報》稱她為“鐵娘子”,結果,鐵娘子還很喜歡這個稱號,一直沿用了下來。
除了仇視gc主義之外,鐵娘子上臺之後,開始了新的執政理念,她信奉貨幣主義理論,主要就是私有化。79年開始,鐵娘子剛剛上臺,英國政府就出售英國石油公司這個著名的壟斷國企的百分之十九的股份,拉開撒切爾時代私有化的序幕。接著,超過100萬的公共住宅以折扣價直接賣給私人。
而等到撒切爾夫人第二次執政的時候,也就是84年,她的私有化則更是放開手腳,大規模********。英國電訊公司、宇航公司、天然氣公司、鋼鐵公司、自來水公司等壟斷巨頭的股票被賣給民眾,甚至皇家軍械公司也被賣給了私有化之後的宇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