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到有,在67年開始設計,74年製成第一輛梅卡瓦坦克樣車,首批生產型梅卡瓦Mk1型坦克於1979年交付以色列陸軍,這個進度是相當快的了,這麼短的時間裡,以色列人是不可能掌握了先進的複合裝甲的工藝的!
美國和以色列是不錯,但是,不論是喬巴姆裝甲,還是貧鈾裝甲,都是不可能出口給以色列的,所以,梅卡瓦坦克前面的發動機外面,就是普通的均質裝甲而已!
這樣的結果是什麼?9M119的串聯戰鬥部,前面的第一級空心破甲藥型罩,其實只用來打反應裝甲的,但是現在,這個戰鬥部就轟開了梅卡瓦坦克前面的主裝甲,鑽到了發動機裡面去!
這也不算破了梅卡瓦的身,畢竟,對梅卡瓦坦克來說,就是把發動機也當做裝甲來用的!
轟開的大洞,打爛了半個發動機,而同時,作為主裝藥的第二級空心破甲藥型罩,也射出了高溫高壓的金屬熱流!這股熱流,在繼續向前躥!
“轟!”金屬熱流成功地穿透了發動機艙,不過已經被飛濺得到處都是,威力大減,恰巧,一股金屬熱流,撞擊到了一枚105毫米坦克炮彈上!瞬間,劇烈的誘爆發生了!(未完待續。)
第六百六十六章穿甲彈對射
梅卡瓦坦克,劍走偏鋒的傑作,對以色列來說,損失點裝備無所謂,人命是最重要的,所以,不遺餘力地增加坦克的防護,是他們孜孜不倦地追求的目標。
可惜,以色列又沒有任何先進的複合裝甲技術,他們的坦克甚至不得不使用普通的均質鋼來當裝甲,梅卡瓦MK1型號,就是這樣的產物,所以,以色列的工程師不得不想盡辦法,比如,炮塔採用超級大斜面,透過傾斜鋼板增加防護厚度,不過,炮塔可以傾斜,而車體正面就無法傾斜了,所以,他們只好一改常規,把碩大的發動機搬到正面充數,這樣一來,整個動力艙都可以算作“正面裝甲”了。(在國內,還曾經對這種方式推崇備至,而華東之雄也曾經對梅卡瓦坦克無比羨慕,現在看來……)
由於梅卡瓦只有勻質鋼裝甲,為了達到設計防護值,只好不停地增重,結果在70年代,梅卡瓦就是一個重達58噸的一個怪物,要知道,這個時代的蘇制坦克,也才四十噸的規模而已。同時,梅卡瓦MK1是典型的間隙裝甲,其間隙層數居然有五層之多,車體正面也有三層甲板構成,而這些間隙裝甲,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居然在間隙之中還安裝了燃料箱加以利用。不錯,就是燃料箱,在以色列人的意識裡,柴油是鈍性的,不容易燃燒,最終,梅卡瓦坦克被製造出來的結果達到了目的,以色列周邊沒有坦克能打穿MK1的車體正面,這並不是因為裝甲多麼優秀,而是因為太厚了!裝甲層就接近300毫米,再加上一個厚度超過1。2米的動力艙也就是發動機,普通的105脫殼穿甲彈,也鑽不了這麼厚。
不過,現在已經不同了,對面的敘利亞人,開動過來的,是T72坦克!為了讓自己的僕眾國能夠幹掉西方的力量,在安德烈的建議下,沒有對這些出口裝備進行縮水,安德烈在國內,是這麼說服軍方高層的,T80坦克是蘇維埃的最先進的坦克,所以,廉價的T72,並不用太多的保密,而且,想要幹掉西方坦克,就必須要給僕眾國出口足夠分量的武器才行!
有T80當秘密就行,T72就不用再搞閹割版了。
而且,炮射導彈也是同步出口的。本來,125毫米的坦克炮,效能就超過了以色列的105毫米坦克炮,哪怕他們開發出來了更新的穿甲彈,口徑的優勢也是存在的,而且現在,炮射導彈成功地發動了第一輪的攻擊!
不是所有的炮射導彈都穿透了前面的發動機,有的並沒有穿透,但是,當發動機被打廢了之後,梅卡瓦就趴窩了,也有的炮射導彈,打到了梅卡瓦的炮塔上,靠著兩級的空心破甲藥型罩,成功地撕開了梅卡瓦的炮塔!
在劇烈的爆炸中,一輛接一輛的梅卡瓦坦克中彈起火,而不少坦克兵,則成功地從坦克裡逃了出來,梅卡瓦的最大的優勢,就是即使被摧毀了,也有更大的可能性救出自己的戰士!
看著周圍的一片狼藉,納科非常鬱悶,對方的炮射導彈,第一輪就轟掉了自己的二十多輛坦克!不過,當第一輪的打擊過去之後,雙方的距離,也縮短到了1500米!
“射擊,射擊!”納科在無線電裡面大聲喊道。
1500米的距離,足夠保證M111穿甲彈的穿深了!隨著納科的命令,他的坦克猛地一顫,車體震動,一股火藥味兒瞬間傳遍整個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