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2 / 4)

小說:沙淚 作者:打死也不說

望寄託在步兵身上,而不是像新生派所提倡的那樣,把坦克與摩托集中使用。這些將軍們在第一次神諭戰爭中都身經百戰,所以他們的話,首相也不得不多掂量掂量。

而三軍指揮司令部所交出的計劃案,卻是由陸軍中將施泰因所設的。他主張針對現實,必須先拿下曼尼亞邊境的巨大水泥牆防線,然後才能進軍內陸。而在此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正是裝甲部隊。這份計劃書提出一個獲勝的前提:突襲。在對方認為不可能的地方,使用裝甲部隊,突破曼尼亞防線,繞到守軍後頭,使他們沒來得及抵抗就得束手就擒。計劃中還指出,在曼尼亞防線,有一段空隙,座落於中立國蘭尼亞(Rannia)與曼尼亞的叢林地帶。由於曼尼亞認定此段地區為天然屏障,軍隊無法大規模透過此處,因此沒有在此修建防線。施泰因還指出,裝甲部隊是可以突破此處,進行出其不意的突襲。當曼尼亞防線被奧方的軍隊從背後捅了一刀,失去了戰鬥力後,那麼它的邊境就等於是宣告全面失守。那樣的話,要長驅直入到曼尼亞的內陸腹地,就不再是難事了。

看著這兩份計劃書,海因茨沉吟不已。從大多數人的態度和如今的情況來看,想要對曼尼亞進行突襲,絕不是一件那麼簡單的事,所以第一份計劃書顯然更能得到眾人的認同。不過對於施泰因的計劃提議,海因茨卻覺得也不是不可行的。而且他裡面所提出的用裝甲部隊為主的新型戰術,更受到新派軍官們的歡迎。該如何行事,都取決於他本人的決定。

“在那樣的灌木叢地帶,坦克有可能行駛得了嗎?而且萬一被敵人發現了,那樣就會提前暴露全軍的所在,更加危險了!”

陸軍元帥之一,原第一次神諭戰爭中的英雄,如今已經年過六旬的阿格斯(Argus)提出了這樣的質疑。在他的身旁,也是對步兵的好感遠大於裝甲部隊的將軍們,阿格斯元帥的問題,施泰因如此回答道:

“事實證明,輕型坦克和中型坦克完全有能力在山地間進行長途行駛,該地區的灌木叢雖然茂密,不過我軍官兵在先前的戰役中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磨練,這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

他的話得到了裝甲兵總監加勒特中將的同意。這位裝甲部隊之父比較看好施泰因的計劃。

“是的,關於這一點,我可以向各位保證,裝甲部隊計程車兵們,都能熟練地操縱坦克駛過山路與叢林,而且摩托化部隊也同樣可以穿梭其中,神不知鬼不覺地前進。”

雖然三軍指揮司令部是支援這一方案的,不過對於更多的將官們來說,這個計劃顯得不是那麼保險妥當。他們寧願選擇總參謀部的方案,因為即使失敗了,也可以與對方僵持下去,不至於有太多損失。首相看了看兩方,又看了看手頭上的兩份計劃書。在這個大本營的機密會議室內,雖然沒有人命令他做出決定,不過仍然能感覺到有股強大的壓力沉甸甸地砸在他的肩膀上。他放下了施泰因的計劃書,這表明他有決定了。

“既然如此,那就以總參謀部的作戰方案為第一計劃吧,三軍指揮部的為第二計劃。現在已經進入秋天,很快這片大陸上的天氣將會轉為寒冬,這期間我們必須加快準備的步伐,力爭在明年春天時,一舉拿下曼尼亞!”

首相的話就是鐵紀,他都如此下了決定,即使有誰不服也不行——其實更多的人是鬆了一口氣,因為首相選擇了他們所信任的方案。眾人都挺起胸膛齊聲應是。在那幅大陸地圖上,放大鏡的鏡片下,把那片標有各種路線的土地放大了好幾倍。圖上“曼尼亞”這個詞,碩大地顯現在所有人的面前。

第三十二章 酒瓶裡的友誼(1)

在創世歷1084年最後兩個月的時間裡,奧登尼亞運用它強大的武力威懾和外交手段,使得附近又有幾個小國不得不向它低頭。烏里尼亞與烏拉瓦尼亞的下場人人有目共睹,誰也不願像它們那樣被奧登尼亞的鐵蹄蹂躪,而戰勝國又遲遲沒有動手——對方似乎是覺得奧登尼亞會自己住手——因此這些小國只好把希望寄託在與奧登尼亞簽署的和平協議上,期待它們能為國家和人民帶來一定的安定。蘭尼亞夾在了奧登尼亞與曼尼亞這兩個大國之間,為求自保,它宣佈為中立國,不偏向任何一方,也絕不派遣軍隊加入到任何一方去。不過同時,蘭尼亞也沒有放棄在外交途徑上,繼續與這兩個它根本得罪不起的大國協商,希望能讓它們答應不要把自己這個國家當作出氣筒,而是可以“和平、友好”的相處。

在這種敏感而緊張的時候,識時務者為俊傑,蘭尼亞就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果然,奧登尼亞也考慮到如今向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